, 黄陂人在汉江分洪工程大堤上 ——年冬赴沔阳、汉川参加水利建设散记 举全国之力,办好人民所希望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动员一切力量,去完成世代的梦想,是新中国的重要举措。 年的特大洪水,唤起了党和政府治理大江大河洪涝的决心。翌年,开始了全国布局。中央一声令下,各省地县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抗洪筑堤大军,奔赴指定的工地。 年冬,按照省地的统一安排,孝感地区主攻战场是汉江沔阳大堤,在杜家台段,按公里长,30米高,顶宽30米布置了任务。各县共30万人,75天完成规定的目标任务。 黄陂县委、县人委立下了军令状,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布置,还召开了扩大会议,高启才、唐金波代表县委县人委作了动员报告——宣布黄陂组织人,分解省地下达的土方任务,规定参加人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注意事项,区乡领导签订了责任状。 会后,各区乡进行了紧张准备,搭建工程指挥部班子,报请县里批准。县里由抗日英雄彭定国等领队,奔赴防汛工程前线,有些同志尽管还夹着“历史问题”的尾巴,还是不讲任何条件,接受了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与考验。 挑选青壮劳动力,落实到人,区乡逐一物色对象,分别连夜谈话,明确人员。当时很多青年热情很高,踊跃报名。据钟生文讲,蔡店就超过了预定名额。各区乡积极性高涨,不到两天,全县人员报满。 参与人员按县里规定,准备好衣被行李、日常用品,每人还带了一大串草鞋。接到通知,立即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浩浩荡荡出发了。 行动以区为单位,按部队建制序列,由农会主席、团委民兵组成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到了目的地,当地干部群众热情接待了他们。在现场,黄陂人召开了战地鼓劲大会,各乡表态,一定为黄陂争光。 大队人马安营扎寨,东道主遵循湖北省委省人委指示安排,用竹子芦席搭好工棚,竹凳竹篾架起竹床,铺上稻草,每个工棚都标了号,一切就绪,大家都感觉省地考虑很周到,一排排简易工棚并列耸立着,俨然是一座军营,给这片一望无涯的芦苇增添了生气。 筑堤是一项技术,监利人世代生活在汉江边,这是他们的专利。孝感地委行署未雨绸缪,由省里协调,安排监利与黄陂结对,指导筑堤——现场指导传授筑堤要领、技术要求、具体实施办法等。 聪明的黄陂人,一点就会,很快掌握了奥妙,绑硪,叫号,打夯,一环扣一环,环环风生水起。黄陂人打夯按照横三、直三、斜三、对角三道的规矩,一夯挨一夯,打得平整结实,用锥子锥,钉子钉,水都渗不进,经多次验收评比,居然登上了全省先进行列。浓郁的黄陂方言音调硪歌,在汉江大堤响起,黄陂兵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挑土可是一项苦活,历来,筑堤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必须在离堤米的地方取土,以保证堤身安全。这,无疑给挑土人增加了劳动强度,远距离采土也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可挨近堤防河滩取土,会危及大堤的基础。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们便自觉遵守。 人海战术,责任到人。所有劳动力单独验方,用石灰印方划线,每人每天1.5土方。有些身强力壮者,为了早点完成任务,嘱咐上土的人上满担,跑快步,平均每担都超过了斤,在肩上一闪一闪的。 有的人挑到半路,蹦的一声,竹扁担压断了,后面的人歇下来,拍手大笑,紧接着,又去换一条更结实的梨木扁担。杜善良、陈耀恩、潘奠生、邱仲昆……他们曾经压断了几条扁担。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干部一座风向标。干部生怕背上“落后”的帖子,生怕群众指背脊骨,于是,吃亏的事情总抢着做,占便宜的事让路。上工的哨子还未吹响,他们就背着铁锨,挑着箢箕上了工地,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还帮队友挑几担。 长轩岭区的干部在休息时还主动给疲劳的工友洗衣服,并将带来的烟在公众场合一铺。在大伙心里,比亲兄弟还亲呢!祁家湾还有“出身不好”的干部,见一位工友脚摔伤了,连忙把他背到医务室,帮忙包扎。到了就餐时间,又匆忙打了饭,送到床前,让他感动得流热泪。 甚至,不少干部还把自己带来的解放鞋让给工地上脚冻裂了口子的农民兄弟,自己穿草鞋上工。 白天,干部群众挥汗如雨在工地上,午饭直接送到工地,人们席地而坐,三五成群扎在一堆,吃着一样的饭菜,香喷喷的。有鱼有肉的打牙祭,干部还要拈一块到群众碗里,让普通民工心里暖和。晚上,干部与群众挤在一床被子里,感情更亲。 有天,一位抽烟的干部掏出一盒烟,与大家共享,两三次“散”在休息时,一天的工钱就光了——每天两角钱的工钱——被大家戏为“光杆司令”,但他依旧笑呵呵的,乐此不疲。渐渐地,干部与群众成了哥们,融合为一个家庭的整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能一呼百应,就在于他们深深扎根普遍群众之中,同呼吸,共命运。干部一声吼,群众跟着走。工程进度超乎意外,经省堤防处验收,达到优质标准,提前完成任务。并且,还帮其他县承担一部分任务,受到了省委、省人委通报表扬。 “官瘦堤肥”,经过75天的艰苦鏖战,干部身上掉了10斤肉,堤增宽米,顶高了30米,从汉川到杜家台一带,巍峨耸立着一道固若金汤的长城。干部们率先出早工,收晚工,多挑快跑。瘦骨嶙峋的身体,塑造了新中国水利工程的风貌。 那时候,官场生态达到历史最好时期。对于贪污,只有中央的上方宝剑,没有黑保护伞,更无复杂的利益链。据当年参与过工程建设、还健在的木兰山张家冲原大队书记张大川,原黄陂县商业局局长喻保明先生,原姚集公社办公室主任管勤泽讲:杜家台指挥部一位会计贪污了元,案发后,立即召开宣判大会,判处死刑。 伴随着一声枪响,警告了所有欲望者,党纪国法是高压线,谁触犯就是这样的下场,没有任何人保护你。这种现场心灵震撼,使那些想贪的人再也不敢贪了。还有一位出纳,挪用了元钱,被开除公职,判了四年刑,出狱后夹着尾巴做人。这两桩典型案例,是非常大的震慑。从此,干部在经济问题上,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免遭灭顶之灾。 正气压倒歪风,是新中国的气象,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定海神针。有一个民工来到工地,面对热火朝天的场面,顿时心里打颤,后悔不该来。挑了一担土,觉得骨头散了架。“哎哟!肚子痛。”借机溜号子、上厕所蹲点躲懒。上土时,叫人少上一些,走一阵歇一气。被人发现了,大家喊:“二狗子,快去拉稀吧!免得屙到裤子里去了。”工地上一阵大笑。 耍奸玩滑,被大伙儿识破,人们发现他一个破绽,昨天自己穿的小夹袄,没几天到他身上去了。他不济时,找工友借个三、五角钱,从来不还。找他要时,矢口否认。逢多了,借多了,一个结果,大家看穿了他的坏胚子,取了一个外号叫“老懒”。 “老懒”脑袋瓜子特灵,还有些创作天赋。在工地上混了一些时,有些体验,写了一首民谣:“提起汉江,眼泪汪汪。扁担一条,钩子一双。算盘一扒,还要倒差。算盘一响,裸体精光。”消极影响很快在工地传开了。 “不准说怪话”是大会上公布的纪律,这言论传达了指挥部。一追查,是他的制造,很快让他提前出列回老家,以后作“坏分子”看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划上了句号。 无私的付与奉献,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在工地上突出表现,成为积极分子,黄陂有上十个青年,留到杜家台堤防管理处,列入财政供给范围,成为吃皇粮的一员。相比较,结局真是天壤之别啊!张大川们回过头来一想,真是态度决定命运啊!能熬下去,才有前途呀! 省地县领导非常关心工程建设,亲自到一线慰问,指示要保证工程建设者的伙食水准,他们才有更大的干劲展现积极风貌。后来,又派来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表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发挥社会主义文艺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 转眼,汉江工程过去了六十四年,当年参与工程建设还健在者寥若晨星,弥补这一资料,是我们很久想完成的一项任务,已时不我待,从目前健在者口叙中,珠海拾贝,有一点记忆,总比没有好。尽管不完善,有误差,毕竟做了一件事,没有辜负自己的愿望,长长舒了一口所,如释重负。 有缺点,有错误,还望知情者提供更多资料,请读者批评指正,给后人一个交待,这就是初心,这就是使命,更是一种自觉。 本文作者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张传东湖北黄陂祁家湾人。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华师附属恒大龙城小学副校长,且耘杏坛且笔耕。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年10月11日出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政府机关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中华大家庭赋》,作品曾获全国《钰山赋》二等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w/113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