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本网 讯通讯员张水明村子后面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有的在移栽菜薹苗,有的在青皮豆田里清除杂草,有的在采摘缸豆;二渠路边电焊工戴着护目镜在焊接桥梁钢架,挖掘机舞动铁臂,二渠桥建设已成雏形……9月17日,汉川市分水镇友好村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刘才元一行,对该村农业生产和建设情况进行督导,一幅秋收秋播和美丽乡村新画卷展开在眼前。 友好村位于分水镇西南角,耕地面积亩。入梅后持续强降雨,曾造成该村多亩水稻、多亩黄豆、亩玉米受灾。村党员干部和专班工作人员深入田间进行防虫技术指导,提醒种植户及时清沟排水、施肥提苗,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并制定出“9月种植菜薹近亩,10月种植油菜多亩、小麦多亩”等详细生产自救措施。目前,该村二渠北岸成片水稻低垂着头,丰收在即。多亩黄豆正在用机械收割。 “如果不是干部及时组织劳力对护村河、塘堰和田间沟路进行疏挖,大灾之年哪能有这样的收成?以前路窄难行农产品卖不出去,现在村里搞了4公路主路扩宽硬化工程,还新建了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这一桩桩事情真的做到咱们心坎上了!”该村5组63岁的刘金汉一边收割黄豆,一边喜滋滋地说。 疫情汛情叠加给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带来挑战。如何最大程度掌握村民需求,尽心竭力抓好民生保障和改善? 今年“解封”后第一时间,友好村驻村领导实现遍访贫困户全覆盖,村书记、驻村工作队遍访全村贫困户及所有农户,遍访率达%。驻村领导干部开展村党组织调研指导18次,到村组现场办公19次,和村干部一道把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的难题一一理清楚、列出来,第一时间对老百姓需求作出回应。 他们组织劳力和挖机对2.5千米长的护村河进行疏挖,对8口塘堰进行清淤,清淤面积20多亩,清理、疏挖8个小组水田旱田排水沟路0余米;将二渠2.5千米电线全部换成高压电线,解决各组排灌用电问题;安装诱蛾灯20盏,农作物直接受益面积多亩;鼓励陈燕新等8户贫困户加入浩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黄鳝,协助各户在农商银行办理7万元贴息贷款手续,每户每年获得2元合作收益;为贫困户李望祥办理小额信贷10万元,使其与湖北金益纺织有限公司合作,每年获得元收益……领导干部向着难处行,盯着难事抓,啃下一个一个硬骨头。 驻村干部经常对该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谈心谈话,明确任务、责任,找出差距与不足;村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让主题教育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他们摸索出走访调查、问题分类、群众提议、代表讨论、组织实施、全程监督、财务审核、张榜公布等“八步工作法”,落实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村“两委”围绕稳定增收,在搞好秋收秋播的同时,还在谋划冬播和下一步补短板事宜,已向镇农业服务中心申请1亩油菜基地种植项目。 据统计,目前该村已收集意见、建议17条,制定整改措施12项,解决实际困难16件。全村脱贫户30户50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万余元。“‘驻村’也是一种修炼,要有‘定力’,以‘干成事’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来不得半点花架子。要始终把注意力和工作精力集中在干实事、出实招、抓落实上。只有‘最先一公里’务实,‘最后一公路’才能落实。”驻友好村的分水镇党委书记黄国华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x/114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