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79106.html

讲述人:陈亮

整理人:段利荣曾杰黄燕

我叫陈亮,现年31岁,湖北省汉川市刘家隔镇杨湾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近年来,我带领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兴民生,办实事,建设富裕美丽法治幸福新农村,杨湾村被纳入年度湖北省美丽乡村、省生态村和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名单,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孝感市“五一劳动模范”、“最美乡村干部”和汉川市“特等劳模”。

湖北汉川刘家隔镇杨湾村美丽乡村建设,种植樱花树,桂花树,红叶石楠等共计多株。图为陈亮(左四)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为绿化带除草。

村民把我当自家后生对待

湖北省汉川市杨湾村地处偏远,人均耕地面积仅1.25亩,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我随同家人在外打拼了几年,有了一些积蓄。但我知道自己的根就在农村,作为共产党员又怎能只顾自己致富?年我同父亲商量,一道回乡办厂。年8月,恰逢村“两委”换届,时任村支部书记年事已高,希望能找一个年轻人接班。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我,我虽担心年轻没经验,但支部选举的结果有些出乎我的意料:25名党员参加投票,我以全票顺利当选村支部书记。那时,我才24岁。

最初,一些群众私下流传“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一个毛头小子还想当一个村的家”。我暗暗下了决心,既然挑起这个重担,就一定要干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工厂里的事全部由父亲操持,我专心于村里的各项工作。在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我公开承诺:在村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不领一分钱工资,不要一分钱补贴,不为自己谋取任何福利,尽最大努力建设“新杨湾”。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我走东家、串西家,白天碰不到人,就晚上去,上任一个月,走遍了每一户乡亲,对村里16户五保老人、贫困户、烈军属进行了慰问,考虑到村集体经济有限,加之自己有些积蓄,我都是自掏腰包进行慰问。那段时期,几乎没吃过一顿好饭,白水就饼干,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一片赤诚之心拉近了和村民之间的距离,村民都把我当作自家后生一样对待,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我讲。

办实事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积极性高涨

由于杨湾村地处湖区,常年大雨涝、小雨渍、无雨旱,连通村里的一条沟渠已多年未疏洗,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我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疏洗这条全村人的“生命渠”。我每天拉着镇政府分管领导,反复到市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争取到项目资金4万多元。经过15天紧张作业,共清沟挖渠余米,挖土方近2万方。渠内流水清澈,村民笑容灿烂。

清沟渠带来杨湾沃野百里,我们也因此成功争取到亩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村“两委”组织农户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在省农业专家指导培训下,每亩增产斤。组织种植户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种植,开发丝瓜、豆角等新品种,每个标准化大棚给予农户补贴0元,农户年均收入增长1万元以上,群众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近几年,在各界的帮助下,我又带领党员群众办了一些实事:申报和启动建设总投资余万元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实施了村级3公里主路路基加宽加固工程、全村电力低压整改、精准扶贫户危房改造、“点亮杨湾”——太阳能路灯安装、“绿满杨湾”——景观树种植、㎡党群服务中心及㎡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建设等工程。

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

群众盖起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但柴草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泼等现象依然存在,“物质很现代,生活很原始”。我带领村党员发出“向陋习宣战”的号召,全体党员参与“组团承诺”活动,党员“亮明身份”签订责任书,每半月开展一次义务劳动,为“共产党员”户授牌。通过党员亮明身份,促使村里党员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部分“8小时党员”变成“24小时党员”,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党组织就在身边。

组织党员签字承诺,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督促落实。每月支部主题党日兑现任务、部署工作。开展“我为党来做件事,清洁乡村做表率”活动。“村村响”广播每天定时播放,及时宣传发生在党员群众中的好人好事。元旦时原音播放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激发和宣扬正能量。年11月3日,时任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于绍良来我村调研时,对杨湾村的做法高度赞许。

正是有了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很多复杂工作迎刃而解。在各级各类建设过程中,拆除房屋16栋、征用台基8个、压田20多亩、垦荒10余亩——这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无一人上访,矛盾都在村内调处化解。我们村的防汛排涝、社会治安、武装征兵、土地确权、精准扶贫等具体工作,都干一件成一件。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这些伟大工程在广大农村如火如荼开展,现在我31岁,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才33岁,我还可以干很多年。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委组织部)

编辑:朱志敏

“脱贫攻坚在路上”来了,说说酸甜苦辣吧

脱贫路上的“养牛倌”

女村干撑起“脱贫梦”

写给扶贫丈夫的一封信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x/114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