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今天的主题,如果你不是对这段历史有爱的读者,还真的不常看到。但是他其实在三国时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曹操欣赏他,诸葛亮可能有点恨他,司马懿大概也会忌惮他。这个人就是我认为的,曹魏宗室中的最后传奇,曹真,曹子丹。 01身家大调查 曹真是曹操收养的儿子,关于他的亲生父亲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姓秦,秦先生在曹操征战兖州被贼寇追杀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跳出来假冒曹操本人,一个替身菩萨的概念,帮曹操挡下追兵。 另一种说法是,他的生父姓曹,同样是在曹操遇到敌人攻击的时候不幸身亡。 不管哪一种说法,曹真的生父,都算是有资助过曹操的,对曹操有恩,也因此曹操决定收养年少丧父的曹真,让他和曹丕等孩子们一起接受教育。 02曹操时期养成 曹操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很重视的,他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像曹丕、曹植对文学很有兴趣,而曹真天生就是骑马打仗的料,最喜欢出门打猎。 有一回被老虎追逐,在马背上拉杆扭腰,拈弓搭箭,一箭出手,正中脑门,直接放倒那头猛虎,曹操得知后赞誉有加,澎便派这位干儿子成为曹魏精锐部队中,虎豹骑的统领。 魏书中记载,这支部队是精英中的精英,最早由曹纯负责管理。里面的队员,在外面军队中,至少都能够管得住名小兵,差不多就是连长等级。 曹真开始领兵之后,先是讨伐灵丘的贼兵练功,接着跟着曹洪、曹休两位早曹家班,一起前往汉川战区,对抗西线的刘备。 我个人认为,这算是曹真第一次面对大场面作战,他就以偏将军的身份击退吴兰等将领,升官到中坚将军。 就在此时,曹魏阵营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消息,那就是西线作战的总指挥官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不幸阵亡。 刘备方面士气大振,为了稳住局势,、郭淮两位名将临危受命,接下夏侯渊的指挥任务。但是,曹操对于这位降将,信赖感没有到%,所以他又加派了曹真去担任征蜀护军一职,其实就有一点监督的意味。 这个人事调动,最后成功止血,曹真证明自己不只是一个勇敢打老虎的猛将,他也与徐晃、曹洪等人合作愉快,稳住西边的防守线。后来曹操过世,曹丕即位。 03曹丕时期茁壮成长 尽管原则上,曹丕没有很喜欢他爸爸重要的家族亲戚。但一方面曹真算是跟曹丕一起长大的同辈;另一方面,他镇守西方的表现有目共睹,于是曹丕就加码提拔曹真为镇西将军,还给他假节,管理雍州、凉州两大区域的军事权。 而曹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调兵遣将,平定雍凉一带知名角头老大张进的叛乱。曹丕主政期间,曹真靠着实实在在的战功,成为宗亲当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领头羊。 后来,他甚至也有短暂从西线支援东方,击败过孙权。曹丕过世的早,他死之前特别安排了四位托孤大臣,照顾儿子曹叡,曹真就是挂头牌。另外还有征东大将军曹休、镇军大将军陈群、辅军大将军司马懿。刚好两个曹姓两个外姓。 04曹叡与曹真的雄心壮志 曹叡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曹操就很看好他的能力。同时,曹真也是一个很想出征建立战功的大将。有没有可能,他们这两个人正计划着利用政权交替之际,重新让曹家掌握军政大权呢? 过去曹丕因为要防备自家人,加上受到很多开国元老的帮助,才能够要求汉献帝让位下台,在那个时候政治权力分配是相对平衡的。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个好现象,对皇亲国戚来说则恰恰相反。曹叡接班之后,连续跟孙权打了几场战,都有不错的战果,年底就来一个官位大调整。 曹真转到大将军,曹休当大司马,陈群的军权被拔掉,去当三公之一的司空,司马懿则改任骠骑大将军。 骠骑将军的职责,主要是讨伐敌国,可以调动边塞的军队,但本身并没有直属部队。某种程度上,司马懿成为东边对抗吴国的第一统帅,而西边对抗蜀汉的人,自然就是曹真了。 05第一次北伐 曹叡接班后隔年公元年,诸葛亮写了一篇让现在学生很痛苦的《出师表》,也发动让曹魏很头痛的第一次北伐。 简单说,诸葛亮要北伐曹魏,有上路、中路、下路三种选择。公元年,诸葛亮选择上路、下路两路齐发。 先说下路,赵云从汉中出发,走斜谷道北上,这边离长安比较近。大将军曹真看到是老迈年高的赵子龙,心里燃起斗志,亲自对付他。 两个人直接厮杀,这两人都是高手,不过曹真的兵力比较多,直接就把赵云压到箕谷这个地方死守。然而曹真没有料到的是,赵云这支部队其实只是疑兵。 诸葛亮自己带着本队走上路围攻祁山,同时策反陇西三郡反叛。这个消息传到魏国,众人都惊呆了,魏明帝曹叡亲自来到长安坐镇,稳定军心。 同时派张郃带领禁军,快马加鞭赶赴陇西战场,要对决诸葛亮很出名的徒弟马谡。身经百战的张郃,在街亭对上初出茅庐的马谡,砍瓜切菜一般,直接瓦解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攻势。 认真说起来,这次作战,曹真主要有两个贡献。第一个部分是挡住赵云,很多人会提到说,赵云这支部队只是佯攻作战,打败他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我个人会认为,以诸葛亮调兵遣将的统帅力,上下两路发兵,其实是有双箭头的打算。并非一开始就叫赵云摆短棒做牺牲打,万一魏国这边没有挡住赵子龙的攻击,就直接虚兵变实兵碾压过去,这完全是可行的。 因此,曹真稳稳的守住长安斜谷道,这其实是个苦力活,做得好应该,做不好被骂活该。 第二个贡献,我认为是准确的传达雍凉这边的战况,让曹叡派出张郃奇袭马谡。同样有人会好奇,派出张郃是曹叡的主意,还是曹真的建议,我觉得争论这个意义不大。 毕竟关系非常紧密,也都有共同的利益目标。曹真作为西线总指挥的角色,由他作出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 06第二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后,曹真没有松懈防备,他看到诸葛亮第一回合采取上路、下路的组合拳攻击,就大胆的猜测第二回合,诸葛亮搞不好会尝试切中路,从散关入陈仓这一条路线。 于是,诸葛亮才刚撤回汉中,曹真就命令郝昭这一名将,去加强陈仓城的防御工事。 不到半年的时间,诸葛亮真的卷土重来,但郝昭这边早有准备,就在陈仓这个地方,给诸葛亮钉了一个超级大钉子 07第三次北伐 公元年,诸葛亮发动第三次攻势。不过,比起之前两次,这波攻击规模比较小,夺下了武郡、阴平两郡。 说好听一点是稳健布局;说难听一点,就是前两次北伐都失利,诸葛亮心中真的好想好想要赢一次,这样才能够提振士气,这件事情古今皆然,对于后续北伐是有正面加分的。 由于武郡、阴平这两郡,距离魏国本土比较远,这次交手曹真没有介入,是由郭淮负责。 隔年秋天,曹征就在魏明帝的授意之下,带领主力大军转守为攻,从子午谷道进军,同一时间安排郭淮、张在益州北部那边蠢蠢欲动,作出骚扰的模样。 负责荆州战线的司马懿,从汉水那里一起带兵支援,准备夹击汉中旁边的南郑。诸葛亮不敢怠慢,亲自领兵在南郑东方扎营备战。 那年秋天天降大雨,一整个九月没停过,诸葛亮在南郑城外等了又等,都没有等到传说中的曹魏大军出现。 原来,由于连日大雨,子午谷那边的山路路基被掏空,行军困难,魏明帝终于顶不住朝野舆论的压力,命令曹真取消南征,班师回朝。 让人遗憾的是,曹真返回洛阳的途中,就开始生病,曹叡还亲自到病榻前关心这位曹家栋梁。 陈寿在《三国志》记载中,曹真是一个愿意与下属同甘共苦的将领,甚至拿出自己的家产当做奖金,鼓励士兵奋勇作战,深受士兵的欢迎。 曹真有没有可能是在子午谷的恶劣天气底下行军,导致他得病过世?他会不会后悔这次的冒险南征?这些问题,恐怕只有曹真他自己心里知道。 08小结 曹真身为宗室重臣,效力曹家三代,既能够率领虎豹骑亲自作战,也可以督导大军,知人善任。曹操当初栽培他往军事路线去发展,真的很有远见。 然而,人没有十全十美,最后还是要提一下曹真的缺点。 比起军事才华,在培养接班人的功力上,他可以说是远远输给曹操。 曹真后来的官职,是由儿子曹爽接班,但曹爽无论在领兵作战还是战略分析上,都不如附父亲,甚至还错判形势,主动发起政党恶斗,挑战司马懿的派系,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w/115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