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报讯(特约记者张水明)“在高温无雨、晚稻就要进入抽穗的关键时期,干部们日夜奔波引水抗旱,送来了‘及时雨’,这些水田‘解渴降温’了!”65岁的彭银兵欣喜地说。8月23日,在汉川市分水镇友好村二横渠机泵站旁,村支书刘才元带领村两委干部做旱情摸排、水源调配等工作。

彭银兵是友好村二组村民。二横渠北岸,是该村多亩水稻田,其中二组亩。“有支书带头灭抗旱‘死角’,这田有‘种头’,农民日子有奔头。”清凉的河水汩汩流入稻田里,他的眸子里满是希望。

友好村地处分水镇边远地带,耕地面积亩,全靠汉江水源抗旱,担负一级提水任务的澎湖泵站,水源扬程高达20米,抗旱难度较大。该村变被动为主动,安排村两委干部在澎湖泵站日夜值守,及时开启担负二级提水任务的10台机组(功率22千瓦2台,功率11千瓦8台)。由于抗旱时间长,电机超负荷运转,烧了2台电机和1台增压泵。友好村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了旱情,立即筹集资金3万余元购买机器设备,连夜更换了烧毁的电机和增压泵。

7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让旱情蔓延,友好村余亩耕地干涸开裂。该村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动员5名村两委干部和34名在家党员奔赴抗旱一线,组织劳力对二横渠和低河沟附近水田进行重点灌溉。坚持“党建引领+抗旱保民生”的思路,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用编织袋条、木桩根,加固一横渠和三八河渠堤坝多米。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及抗旱人员对辖区内水渠及排水沟淤泥、杂草等进行集中清理,对损毁堤坝进行修缮加固,农技人员实行巡查跟水作业,确保精准抗旱不漏一户、不落一田。

“一个多月来,我每天清晨5点钟到抗旱一线,晚上9点多钟才回家。有时要跳到水里架管子,将20多根长2米、口径40厘米的水管,一根一根接成40米长的抗旱水管;有时顾不上吃饭,卖馒头的到堤上来了,就买两个……将‘三学三立’活动与搞好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争分夺秒对受旱农田进行有效灌溉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刘才元说。

目前,为消灭抗旱死角,该村投入大小机械11台套(平均提排能力5立方米/秒),日上劳力30多人次,全村多亩水田、旱田旱情得到初步缓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c/115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