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车站“心连心”服务台 前身叫 “红绶带·心连心”服务台 成立于年 暮然回首 已经相伴出行的旅客 走过了20年的历程 ↓↓↓戳下方,观看视频 在这20年里,“心连心”服务台认真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持续优化“三要、四心、五主动”的服务举措,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用最美的微笑,最真的情感为南来北往的旅客营造安全、方便、温馨的出行环境,用真诚的态度,优质的服务,让每名旅客走得好。 年 (年成立之初的“红绶带·心连心”服务台) ↓↓↓戳下方,观看第一批“心连心“服务台客运员范季芳谈当时的工作感受 年,随着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选择在汉口车站乘车的旅客不断增多,出行旅客对于问询、求助等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大,车站秉承“旅客的满意,我们的追求”这一理念,首次提出创立“红绶带·心连心”服务品牌的设想,并于当年10月在车站一楼广厅设立了“红绶带·心连心”服务台,安排专人为旅客提供咨询。 年 (年改造后的“红绶带·心连心”服务台) ↓↓↓戳下方,观看第一任值班站长刘丽谈当时在“心连心”服务台工作感受 年,“心连心”服务台首次启用值班站长负责制,全面推行“首问首诉负责制”,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特别是在应对列车晚点停运、旅客突发疾病等情况时,值班站长都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妥善处置,全力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年 (年汉口车站的站房) 年11月24日,汉口车站实现连续安全生产一万天,这一成绩在当时全路客运大站中位居前列。车站“心连心”服务的触角也开始向站内候车室、售票大厅和行包房延伸,分别设立了服务分台,“心连心”助行服务逐步形成了联动体系。车站进一步优化旅客购票、进站、候车和行李托运一套出行流程,最大限度的为旅客提供便捷。 年 (年汉口车站改扩建) 年,汉口车站主站房改造工程启动,“心连心”服务台临时迁往财神广场过渡,虽然过渡期间硬件条件不足,但服务台工作人员迎难而上,躬身实干,始终坚持规范的服务标准。 年 (站房改造后成立的第一支“心连心”服务团队) 年,经过两年的改造,新站房正式完成并投入使用。新站房设计在继承百年前法国工程师设计的“四堡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气息,实现了传统欧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改造后的火车站两座塔楼守护两侧,站房外部的墙面、窗、檐等,都以线条和几何图形雕塑装饰,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站房总面积8万平方米,站内共有18个站台面。“心连心”服务台设置在车站一层广厅的左侧。 年 汉川站天门南站 仙桃西站 潜江站 荆州站 枝江北站 (汉宜线各站的“心连心”服务台) 年7月1日,全长公里的汉宜(汉口至宜昌东)铁路线正式开通运营,汉川站、天门南站、仙桃西站、潜江站、荆州站、枝江北站划入车站管辖,汉口车站进入了“一大管六小”的全新管理模式。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心连心”助行服务触角由本站各场所延展至汉宜六站,形成了“1总9分”的格局,“1总”:汉口车站一楼大厅总服务台,“9分”:汉口车站东、西售票厅、地下进站口和汉宜六站,实现了“一处受理全站联动,一站受理七站联动”。 年 (年成立的“心连心”服务团队) 年1月底,汉口车站推出“心连心”微博预约助行服务,在全路率先开通了“微博预约”服务功能。专人24小时受理微博预约信息,就此开启“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年 (汉口车站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