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聚人心 文明实践有温度 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饺子,耳边是社区工作者宣传创文知识,一群居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忆往昔、感恩美好时代。12月21日,在黄州区西湖街道三台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冬至这一天,居民们欢聚在一起,很是热闹。 今年以来,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五大工作任务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这条主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 “我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以志愿服务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聚正气、接地气、有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目前,黄州区已经建成了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注册志愿者数达人,先后开展庆祝建党周年、红色故事讲述大赛、公益集市、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型的活动。”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殷霞说。 党史学习教育亮点纷呈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菁菁校园,书香浓郁,红歌悠扬。5月19日,区实验小学汉川门校区二年级的教室内,传来了熟悉的儿歌《王二小放牛郎》,赤壁街道汉川门社区75岁高龄的老党员、志愿者张成舟正在为学生们深情讲述一堂题为“铭记光辉历史争做新时代红色少年”的特殊党课,将红色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 为庆祝建党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汉川门社区着力打造家门口的红色记忆馆,把红色阵地建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追寻红色记忆。 6岁的赵宸骏,由妈妈带着来参观红色展馆。赵宸骏看着一幅幅老照片,不停问妈妈红色物件背后的故事。妈妈说:“来这里,主要想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巨变,感受老一辈革命人浴血奋战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生活,比起我在他耳边的唠叨,更有教育意义。” “我们要以史为鉴,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通过我们影响教育下一代,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将红色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让孩子们去感悟红色文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达到党史学习教育的真正目的。”汉川门社区党总支书记何锋说。 今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在市区开展红色故事讲述大赛和七个一(即一句话、一首诗、一支歌、一曲舞、一幅画、一张照片、一个小视频)征集活动。各实践所、站、点创新开展跳红舞、红色演讲赛、网上视频党课、社区微党课、西湖直播间、萌娃讲红色故事等活动。 “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94岁的耄耋老人踊跃参与,仅在40天内征集到‘唱支歌儿给党听’小视频0余个。”殷霞说,还组织城区的千名表演者在遗爱湖公园举行“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千人快闪公益活动,千人共同激情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形成了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幸福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 9月24日,在赤壁街道建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台处,正在办事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立即被精彩的节目吸引。原来这是由黄冈齐安传媒有限公司杨春团长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表演——湖北大鼓《做人民的勤务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建新社区采取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七一讲话精神宣传宣讲活动。 同时,市区余名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社区、小区开展疫苗接种宣传、基层治理、创文创卫、老旧小区改造、帮扶解困、调解促和等重点工作,各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领衔解决一批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城乡融合公益集市温暖开市 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服务、效能的下沉。黄州区的答案是:资源联享、服务联办。 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城乡结对、服务下沉的公益集市,实现城乡五联——优势资源联享、志愿服务联动、人才队伍联培、城乡文化联建、公益活动联办。“公益集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这个手工艺真是不错。”10月31日,在陶店乡举办的首届城乡结对公益集市嘉年华活动现场,手工竹艺编织的展台前不少群众驻足观赏询价。手艺人刘先生一共卖出了元手工艺品。在对面的钟岗村黑山羊展台前同样人头攒动,元的销售额农户只需3个小时就实现了。来自陶店乡各村的手工鱼圆、孔雀工艺品、湘莲、纯谷酒、鸡(鸭)蛋等土特产赢得了赶集群众的青睐。 在集市入口处的少儿跳蚤市场,西湖街道新港路社区冲锋小蚂蚁志愿服务队的小志愿者们摆出闲置的玩具、书本,吆喝声、还价声、嬉笑声,好不热闹……除了活动现场,陶店乡杨家湾村的萝卜种植基地也是热闹非凡。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州萝卜远近闻名。城区上百名群众驱车前来采购新鲜的黄州萝卜。 健康义诊、金融防诈、科技下乡、民政救助、法律咨询、流动图书馆、科技大篷车等服务下沉乡村,实现资源双向流动、共建共享。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各政府职能部门为居民免费提供服务,让陶店乡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相应的服务。 12月5日上午,赤壁街道结对陈策楼镇以“文明实践暖人心乡村振兴携手行”为主题的公益集市在陈策楼镇陈策楼村聚星广场举行。赤壁街道精选了16支志愿服务队和社会组织参与了此次活动。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要跟到哪里。”殷霞认为,“志愿服务只有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惠及群众,才能彰显服务效果和服务能力。”黄州区通过城乡结对,让城市服务向乡村有机辐射,为群众提供精准、常态、便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活动,进而推动区域、乡镇、村社之间的资源互通互联。 黄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童文军表示,“公益集市”项目是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是可持续、能复制、有成效的好项目,以后全区范围内要做到城乡结对一月一场,促进文化、公益、服务、商业深度融合。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打烊 今年3月以来,黄州区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大美黄冈,我是你的眼”随手拍、垃圾分类、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黄冈创文。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开展文明餐桌、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体等文明实践活动,为共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庆节期间我们给老人送点东西过来,顺便拉拉家常,陪他们热闹下,老人们内心也能感受到温暖。”国庆节期间,西湖街道珠明山社区三叶草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了辖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及残疾老人,为老人们送去关心和温暖。 陈福英老人今年刚过周岁生日。志愿者到来时,她十分激动,虽然听力已经严重下降,但看到志愿者很是高兴,热情地招呼着志愿者们就座、喝茶。志愿者们嘱咐老人保重身体,若有任何困难可及时与社区联系。 珠明山社区把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工作,围绕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实际需求等重点,着力解决高龄老人的实际困难,为孤寡老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8月,根据《关于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通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动与黄冈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医院等全国文明单位结对共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此外,为推动市区志愿服务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草拟了《黄冈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黄冈市区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意见》等文件。 同时,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示范引领的同时,统筹指导全区各实践所、站及区直相关单位通过板凳会、户外党校、直播间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党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宣讲,让党的精神传遍千家万户。 “六中全会精神好,大家都有干劲了,小区就是我们家,人人都来爱护她……”11月18日晚,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赤壁街道建新社区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在建新小区党员先锋站拉开了序幕。 “这场宣讲活动办得好,很接地气,振奋人心,大家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心连心地交流,我们就像一家人,希望社区多举办这样活动。”小区综合党支部委员吴时发深有感受地说道。 话音刚落,便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党员们纷纷结合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和小区发生的变化谈感受,说体会,共话小区自治愿景。大家议论纷纷、畅所欲言将宣讲活动推向了高潮。 今年以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各区直相关单位坚持以群众问题需求为导向,精准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月收集、整理志愿服务项目,审核后在网上公布,吸引市区广大志愿者、志愿组织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劝导、义诊、法治进乡村(社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宣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记者孙婷通讯员郑谦芷 来源:鄂东晚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ly/118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