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李星、通讯员徐少强、董蓓报道:发展格局如何构建?产业布局如何安排?目标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可行?…… 12月15日下午,鄂东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方案现场答辩会在咸安召开。答辩会上,同属我省鄂东片区的咸安区、黄州区、云梦县、汉川市4位“考生”同场应试,省科技厅以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作为“考官”犀利出题并点评。 今年年初,我省启动了首批14个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建设周期3年,旨在支持创新型县(市、区)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配套政策,形成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创新辐射引领作用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标杆,构建全域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咸安区此次面临的“大考”,则是我省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区)的申报。“如果顺利通过,将成为我区乡村振兴考核、高质量发展考核、一年一度全省科技创新等各类考评的‘加分项’。”咸安区科经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更重要的是,如果创建成功,还将获得优质项目的政策倾斜,是引进高科技项目的“敲门砖”。 本次答辩依次采取收看各参评县市区视频宣传片、听取有关负责人的建设方案汇报、开展省专家组答辩评审的步骤进行,专家组对咸安区创建鄂东片区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提出了15条建议,涉及创建定位、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新载体投入保障等方面。 咸安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创新型县(市、区),咸安在产业特色、创新主体、构筑平台、体制机制塑造等方面有优势。全区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 据悉,在创建前期,咸安主要围绕打造鄂南创业创新中心、湖北特色产业增长极、县域转型发展示范区、中部绿色崛起先行区的建设定位,以至年3年建设周期,依托产业创新发展、企业主体培育、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惠民六大行动支撑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目前,该区各项创新型指标在参评县市区中位居前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ly/116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