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071.html 本平台为“张其成国学基金”公众平台 海昏侯枚竹简剥离或改写多部历史典籍 海昏侯墓即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又称南昌西汉大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并于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有句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用在参观“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的游客观众身上,则是普通群众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马蹄金、麟趾金、鎏金车軎、玉具剑、韘形佩等文物流连忘返,而懂行的观众则会在有铭文的文物前久久伫立,在多年前的竹简图片前惊叹不已——哪怕目前展示的仅是竹简中的“断章”与“片言”。 随着考古的深入,人们开始有这样的共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最大的特点不是珠光宝气,而是文字特别丰富。说到文字,毫无疑问当属枚之多的竹简。专家说,这批竹简,是江西考古史上首次发现,也是我国汉代考古极其重要的大发现。解读竹简文字,有助于人们了解多年前的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字字千金难换。 万幸——竹简差点被清理掉 年5月初,海昏侯墓在清理完西北角之后,大家都知道西回廊有复杂的堆积现象,那里一堆泥巴,乱糟糟的,有散碎的漆皮,复杂的器物堆积。前期清理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烂泥巴里那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就是竹简。一说到这里,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保护组组长管理便有些后怕。她说,要不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国家专家组成员、湖北荆州文保中心主任吴顺清及时赶到,这批竹简可能被当作一般的漆器或竹笥给清理掉了。原来,这批竹简当时糟朽得很厉害,有的碎成一块一块的,有的成了渣渣。它一块一块既像漆器的残块,它一丝一丝的又像竹笥。谁也没有把它往竹简上想。按照考古的步骤,先要明确文物的性质,清楚分析文物堆积之后,才能做下一步的清理工作。我省考古工作者此前谁也没有提取过竹简,也不认识它,大家不敢动,只有向国家文物局求援。吴顺清这时候赶来,他只看了一眼就认出这是竹简,并提出对西北角文物整体提取到实验室清理的方案,最大限度保护了这批宝贝。 细致——每枚竹简都有“身份证” 年11月起,竹简进入文保用房,清理工作拉开序幕。管理告诉记者,剥离并不像揭开一张皮那样简单,一剥就能拿走。他们首先要对竹简的状态进行一个记录,然后做一个初步的清理,并对它进行正射影像拍照。然后,他们用一些特制的、特别薄的小竹签,一边剥离一边结合正射影像图进行编号记录,相当于竹简的身份证号码。他们还要对每根竹简分阶段进行三维扫描,把竹简制作成一幅幅三维图像,为后期竹简修复提供数据参照做准备。 竹简剥离工作大约进行了一个多月时间,管理这个团队发现,这批竹简竹子的内部结构已经破坏,竹子纤维已经断了,一碰就会碎。按照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要求,他们紧急停下手中的剥离工作。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经过反复测试、模拟试验,他们从上百种试剂中选中了一种加固剂。这种加固剂是一种高分子液体,渗透性很强,竹简泡在里面,这种液体可以渗透到竹简内部结构的断裂处,填补纤维空隙,同时对竹简本身也没有伤害。即使有了加固剂的“撑腰”,完成枚竹简的清理剥离工作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经过清理发现,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23厘米长,5毫米宽,2毫米厚。有专家表示,海昏侯墓的竹简是汉简其中一种标准尺寸。 惊喜——部分历史典籍或因此被改写 竹简剥离之后,文保人员对其进行了一次初期的红外扫描。 红外扫描能使竹简上原本因年代久远、泥水浸泡等原因淡化的字迹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徐长青说,实际上这次红外扫描,并不是为了文字释读,而是为了留存一份保护性资料。但是结合这次扫描,对上面的文字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释读。即使是简单的、初步的释读,这批竹简已足以让人欣喜。从竹简的实验室初步清理和保护情况看,竹简内容大约包括《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和签牌、奏牍等八个部分。其中《易经》的经文首先解释卦名的含义,然后自《彖》传以下的内容与选择类《日书》类似,它虽然在排序上与传世《易经》相同,但又在内容上和传世《易经》差别较大;医书的内容与养生和房中术有关,它在马王堆帛书《天下至道谈》中记述的“八道”之上,增加“虚”“实”二者而成为“十道”;《五色食胜》记述是以五种颜色代表相应食物,类比于“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术类内容;《悼亡赋》中出现描写冢墓的文字等; 《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大家今天看到的《论语》是用《鲁论》和《古论》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齐论》和《鲁论》、《古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两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而海昏侯墓里面发现得就是失传年的《知道篇》。专家称,多年前的古籍即将面世,或许涉及以上八个部分的历史书籍有的将被改写。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人欣喜的重大发现,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绍文字。北京联合大学历史专家王楚宁认为之前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孔子屏风则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告诉了我们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 犹抱琵琶半遮面: 海昏侯墓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谜团,其中之一就与“南昌”得名有关,在此次墓室出土的文物中,一件清晰刻有汉隶字体“南昌”二字的青铜豆型灯引起了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