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代代传 健康常相伴 保护人民非遗共享美好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曲艺等10个领域,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重要的精神家园。 汉川市位于汉江下游,江汉平原腹地。始置县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重大时间节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汉川市文化馆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陆续开展地方各类优秀非遗项目展播,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遗影像片,让汉川非遗之美被更多人看见,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知感受非遗魅力,对汉川优秀文化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广大群众热爱非遗,自觉投入非遗保护中,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百姓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汉川腊八豆
传统腊八豆在我国历史悠久,相传明代朱元璋幼时无意中制得,当皇帝后以此物宴请大臣,正逢腊月初八故以此得名。由此看来,腊月制作腊八豆的习俗在江汉平原传延的历史至少有六百多年。每年进入腊月初八前后,江汉平原地区的家庭都有制作腊八豆的习俗。其过程是在木盘或竹簊上放置剪去顶部的干净稻草,将浸泡、煮熟后的黄豆铺于其上,置室内由其自然长霉(又称制曲或前发酵)。7-15天后,将五颜六色的霉豆粒装入泡菜坛内,加入食盐和白酒混匀并密封(又称后发酵),20-30天后即可食用。腊八豆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产品安全性能高,对人体无副作用。湖北省盛产大豆,资源优势明显,生产腊八豆能高效快速地将大豆就地转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身边的非遗.美食篇:汉川腊八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x/88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