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首次闯入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年,获评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成绩突出单位,居第一类县市区第4名。 郡县富、天下足。孝感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强化“两带协同”。立足县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产业支撑,全力打造南部汉江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以汉川、应城、云梦、安陆为主体的汉江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和北部大别山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 (来源:汉川政府网) 年以来, 汉川扛起“百强”责任担当, 聚集开好局、起好步,抬高发展标杆, 确定了 “湖北省十强领先、全国百强进位”的新目标, 把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力争为孝感“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 贡献更多力量。 实行“1.5系数”工作法 打造上位规划汉川落实版 (汉川市马口镇的湖北蜀峰线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纺纱车间作业。来源:孝感日报) 年,“十四五”开局年。 全面对接湖北省、孝感市上位规划,汉川明确了“十四五”目标定位——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滨江园林城市。 为确保“十四五”规划任务不打折扣,汉川市自加压力、抬高标杆,推行“1.5系数”工作法,按照年初目标的1.5倍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孝感平均水平、高于湖北省一类县市区水平,奋力实现“湖北省十强领先、全国百强进位”的目标。 在“1.5系数”工作法的激励下,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奔目标”,制定目标工作清单,按照“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要求,狠抓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第一季度,成效初显。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多项经济指标呈三位数增长:规上工业产值80.7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工业投资5.52亿元,同比增长.4%,工业技改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6%。 构建“30分钟通勤圈” 打造孝汉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汉川紧邻武汉蔡甸区、东西湖区,处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一直是孝汉同城化的“前沿阵地”。 交通先行、公水并进、对接武汉。近年来,汉川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互联互通,加速建设至武汉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推进与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年初,S省道汉川城区至蔡甸柏刘公路段正式通车,从汉川城区到武汉主城区,时间大大缩短。3天后,汉川至蔡甸的城际公交开通,只需35分钟。 目前,汉川正在推进沿江高铁汉川段、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汉川段、武天高速汉川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构建对接武汉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圈”。 “五一期间游客爆满,七成游客来自武汉。”汉川天屿湖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曾聪河介绍,度假区商品房六成业主来自武汉,酒店房客八成来自武汉。未来重点发展的康养、医美项目也主要面向武汉市场。 目前,汉川天屿湖、黄龙湖、桐木湖三个湖,引来3个约百亿元投资的生态文旅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是看中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毗邻武汉的优势。 汉阳百年四台工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与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的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在加紧推进…… 汉川一二三产业,已与武汉深度融合:汉川纺织服装主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包装产业50%的市场份额来自武汉,光通信产业基本为武汉光电子头部企业配套。据统计,近3年,汉川40%的投资来自汉资汉企。 (在蜀峰线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里,技术人员在安装设备。来源:孝感日报) 推行“5+5”产业链长制 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年初,汉川在孝感全市率先推行“链长制”,将其作为提升产业基础能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举措。 锚定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印刷包装、电力能源5大传统产业和光通信、泛家居、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5大新兴产业,汉川市“四大家”领导领衔担任各产业链“链长”,率专班进企业、走园区,问计策、谋项目,围绕产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全面深入开展调研、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制定推进方案,进一步找准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下一步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的精准措施。 4月,总投资5亿元的寇尔环保智能家居项目落地汉川,成为泛家居产业的新成员,也填补了该产业链上电商领域的空白。 近3年,汉川每年拿出万元支持企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最近,汉川重新修订《加快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惠及企业范围进一步扩大,支持力度更加“硬核”。 汉川市大力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有效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机器换人、设备换芯”。近两年,汉川市纺织企业开展密集型技改升级,共实施完成技术改造项目55个,总投入40亿元,其中设备投入超5亿元。 纺织产业技术改造是汉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汉川市正对标落实湖北省“新一轮技改13条”,全面启动“技改提能,制造焕新”,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湖北蜀峰线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进入试运行。来源:孝感日报) 创新企业开办“”标准 打造“亲清”营商环境新高地 受汉川优越区位和贴心服务的感召,年底,好莱客(湖北)定制家居工业4.0制造基地进驻,点亮了汉川泛家居产业发展的星火。 为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汉川市组建由市领导“挂帅”的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在交地、审批、建设等环节不断刷新服务速度、提升服务温度,7个月后,好莱客一期部分项目顺利投产。 好莱客、西克曼、拜尔地板、鹰冠木业……短短几年间,汉川的这条泛家居产业链从无到有、不断延伸,见证汉川营商环境的蒸蒸日上。 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年8月,汉川开始推行企业开办“”标准,即实现企业开办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天内办结、零费用。 在汉川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汉川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刘真华紧盯电脑屏幕,查看平台上的申请信息。“网上办是多数,线下办是少数,我们平均每天要办60多个业务。”刘真华介绍,这个窗口除他以外,还有税务、公安、人社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驻,提供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年,汉川对标企业开办“”标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签署“1+8”武汉城市圈跨市通办合作协议,在企业登记、社保办理、户口迁移等多个高频事项上实现“跨域通办”; 整合电子证照数据,推进电子证照场景应用,5.87万条电子证照信息实现了签章共享; 巩固提升落地的8项“一事联办”事项,今年共办件62件,减少材料份,减跑动次数次; 推行“全程代办”,抓好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实行施工图审查“豁免”清单,办企立项更为便捷,项目开工再提速; 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年新开户的余家企业项目今年纷纷落地…… (来源:汉川政府网)随着“亲清”营商环境新高地的构筑, 汉川县域经济的活力 在激荡,在升腾。 来源:孝感日报、汉川政府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x/85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