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上方即可快速   经过严格的防护培训后,我们来到了抗疫主战场,医院感染三病区。我被任命为组长,与6名来自黑龙江不同地区、医院的医生,共同负责分管感染三病房。在当地医生的指引下,我们第一次在规范的防护之后进入病房,每走一个病房,医生都和患者们介绍“这是黑龙江来支援咱们的医生”,每位患者都由衷的、不停地表示感谢。多数病人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少数病人看起来焦虑烦躁、坐卧不安的样子。我们一边了解病情,一边做着病人的情绪安抚,这里的医生已经连续工作一个多月了,夜以继日,非常辛苦,我们必须尽快熟悉病区、进入战斗状态。把病人的情况了解清楚、完成交接已经中午12点多了,走出隔离区,按照这两天培训的防护知识,逐层的脱掉防护服,不到实战真的体会不到,脱掉比穿上还要费劲啊!刚出来坐下休息,里边的护士传来消息,我们组有个老爹爹病情出现变化。迅速穿好防护服,再次进入隔离区,查看、监护、询问、查体、更改治疗方案。尽管语言不通,我还是耐心的听着老人家的话,方言难懂,还好有护士做翻译,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老人病情逐渐稳定了。真好,不再是无能为力,这次和死神的较量,我们赢了!

2月27日汉川小雨零上7℃

  伴着异地的小雨,服用了临行时单位给准备的预防中药,便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任务。查房、治疗、检查、沟通、情绪疏导、各项信息上报,都很流畅的完成,逐渐地熟悉甚至感觉方言也不是很难懂。昨天20床的婆婆说,她好几天没有洗头发太难受,按照之前的约定,我给她带去了洗发水和护发乳,写上一张纸条:“婆婆,祝您早日康复!加油!”婆婆很开心,一个劲地说:“谢谢您黑龙江的医生,给我们治病,还照顾我们生活!”心里暖暖的。医院的院风,就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医者仁心,我们一定会用“亲情”感动汉川、用专业“治好”汉川。

2月28日汉川小雨零上6℃

  今天有“双阴”的患者符合出院标准可以出院了,每次有这样的消息都很开心。查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了病例,由于新冠肺炎病情变化快,在发病7—10天有可能突然加重,所以即使状态很好、症状很轻的病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密切监测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发现细微变化及时处理,尽力阻止病人由轻症变为重症,这个工作尤为重要。午休的时候和汉川的医生一起交流,他们给我们讲当地的风情文化,我们给他们介绍大美龙江。忽然有人问,“你们知道患者怎么称呼你们吗?‘黑老大’!”我们都很诧异,医生大笑给我们解释,“‘老大’在这里是形容一个人很厉害、正义强大的意思,你们来自黑龙江,所以称你们‘黑老大’,这里的患者都说‘黑老大’来支援以后,把我们孝感的疫情镇住了!”原来是黑龙江来支援以后疫情得到了控制,是赞誉啊。眼前不禁浮现出临行前领导和同事们送别的情景,我们承载着34万明水人民的嘱托,承载着龙江人民的期望,心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笃定有力,作为黑龙江医疗队的一员感到由衷的自豪。相信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加油!加油!

  :大年三十到初一晚上,明水县第一例疑似病例险情解除,高玉娟一直坚守在一线为患者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疫情发生一个月以来,她更是始终奋战在岗位忘我无私奉献着,“如果我去前线,万一真的感染失去生命,请把我的遗体捐献做医学研究,这是一个临床医生该有的觉悟。”高玉娟是无畏的,从接到通知到启程从来没有犹豫过,这是她的职业使命和职责担当。然而,更多的是家人的担心,年近八旬的父亲满眼的心疼与不舍,身体欠佳的母亲更是她最大的牵挂,这次驰援湖北她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出发以后才给他们发了   高玉娟: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内分泌学会甲状腺学会委员,黑龙江省内分泌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年至年在哈医大二院内科系进修学习,先后在内分泌科,消化科,心内科,呼吸科,神经科学习;医院内科系进修学习。专业特长,年开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消化科疾病,呼吸科疾病的诊断治疗。

  2月23日,作为黑龙江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弛援孝感汉川市。到达汉川后,身为组长之责,为多名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受到了当地同仁和患者的好评和认可。她在战疫前线,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本人表示,“如果我去前线,万一真的感染失去生命,请把我的遗体捐献做医学研究,这是一个临床医生的奉献。”

战“疫”日记

孝感三日

审核/隋安辉 责编/韩建平 制作/蔡梦瑶(实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x/68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