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运营 如需帮助请拨打地铁客服热线- 15年前,由宗关到黄浦路的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武汉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15年后,武汉的地铁版图从当初汉口市区那一段设站10座、全长仅10余公里的高架线路,发展成为设站座、运营里程达公里的密集网线,位居全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第五位。地铁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改变着大武汉的发展格局。如今,身处大武汉,从任一地铁站出发,东可抵新洲阳逻、光谷左岭,南可至江夏青龙山,西可达蔡甸柏林,北能到黄陂天河机场。原本偏僻的城郊小镇和乡村,都因地铁而发生改变。城市还在不断发展,大武汉的地铁版图仍在扩张,东南西北四个极点还将不断外延,更多的郊区小镇将迎来华丽蜕变。不用再外出打工 居民挣钱顾家两不误 黄陂天河机场“坐地铁去机场,再也不怕路上堵车了。”23日上午9时,汉口市民王琦提着行李箱,从容出门,进入家楼下的长港路地铁站,一路畅通无阻,直奔天河机场,只用了半小时,比以往坐机场巴士还快。机场线的开通,将地铁延伸至位于武汉最北端的第一城市窗口——天河机场。地铁机场线全长19.8公里,起于天河机场,经巨龙大道、盘龙大道、宏图大道、金银潭大道,至金银潭站与2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近日,记者在天河机场站看到,该站中空结构的站厅与站台层上下打通,大理石立柱直达站厅顶部,营造出空间的通透之感。整个站台宽敞明亮,充分考虑到了机场人流量和携带大行李旅客的乘车方便。机场线是武汉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的首条线路,也是武汉第一条进机场的地铁线,需要全面考虑。从年起,铁四院配合规划部门一直在研究这条线路。最终选中功能性较强、串联五大商圈多个住宅居民区的2号线作为首条进机场的地铁线,确保受惠市民最多。机场线不仅方便了南来北往的人们,当地居民也因此受益。“以前去汉口租房打工,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50岁的天河街居民范红英在机场站从事保洁工作。前些年,她和街坊们大都外出打工,每月工资还要交房租,回趟家也不容易。返乡工作后,每天从家里去上班只要15分钟。得益于机场线的开通,天河街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大大丰富。在社工的带领和组织下,妇女编织手工,老人学习健身操,孩子们的课业也有人辅导。逢年过节,更是精彩活动不断。天河街党工委副书记余燕萍介绍,此前,街道引入社工志愿者,丰富居民生活,社工来一次路上要4个小时,来了几次后就不愿意再来。直到机场线开通后,公共服务才日趋完善。机场线的开通不仅实现城铁、地铁、航空无缝对接,强化天河机场与市区交通联系,同时带动沿线经济,为武汉临空经济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年年底机场线开通之初,全线日客运量4万乘次,经过近三年的客流培育期,现日均达到8万乘次。天河机场站开通之初日集散量2万人次,增长到目前3.8万人次;同样涨幅最大还有巨龙大道站,日均客运量由开通之初的1.8万人次上涨到目前3.2万人次。小镇人气更旺了 不少退休老人来养老 蔡甸柏林晚饭过后,56岁的滕方忠一有兴致,就会抱着两岁多的孙女,搭乘地铁前往汉阳王家湾,在商场逛到晚上10点,再坐地铁返回位于蔡甸柏林的家中。今年9月25日,随着武汉地铁蔡甸线的开通,武汉地铁版图的最西极扩展到了位于蔡甸区张湾街的柏林。这个位于蔡甸西郊的小镇,因为和德国首都“撞名”,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柏林位于蔡甸城关西边,是张湾街办事处机关所在驻地,离汉川的马口镇也只有15公里。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从地铁柏林站出来,往西步行余米,便来到了柏林街上。乍一看,柏林与普通的农村小镇并无二致。千余米的主干道两旁主要是当地居民的私房,一楼是沿街商铺。以主干道为轴,周边还有张湾街道办、财政所、卫生院、柏林中学、利济中心小学等单位。因为地处武汉到马口的必经之路,主干道上不时有车辆来来往往。对于柏林街上的居民来说,地铁开通后,最大的变化还是交通便利了。滕方忠是一名裁缝师傅,在柏林街上开了36年的裁缝店。以前,他最烦的就是去汉口采购布匹。马口有通往汉阳王家湾的客运中巴车,滕方忠会在上午9点左右在家门口拦车,花7块钱坐到王家湾,再转乘地铁到六渡桥。如果遇上堵车,到了汉口已是中午12点多,滕方忠采购好布匹后,下午4点半原路返回,到家都快晚上7点了。家门口的地铁开通后,滕方忠从容多了。他可以在家吃过午饭再出发,乘地铁到钟家村换乘6号线,直达六渡桥。下午同样是4点半返回,不到6点就可以到家。“我坐汽车晕车,以前去汉口批货就是一种折磨,总要拖到店里的布快用完了才去。”滕方忠说,地铁通了以后,自己只要有空闲,就会去汉口采购布匹。“以前我儿子一家四口从广东回来,我都要开车去武汉站接,现在他们可以直接坐地铁回来。”居民侯女士说,在地铁开通之前,柏林还通了好几路公交,柏林和周边农村到蔡甸城关也十分方便。小镇居民外出更加便利了,来柏林的客人也更多了。居民刘方平说,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些老人乘地铁来柏林,逛逛镇上的集贸市场。附近的村民会将自家地里种的菜拖到市场来卖,这些无公害蔬菜颇受城里人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来柏林居住。比如,建成已十年的居民小区柏林小镇,有不少来自市区的退休老人在这里租住。据统计,柏林社区去年有外来流动人口多人,今年已增至多人。在小镇的西北角,还建房项目正在施工,建成后将是柏林第一个电梯房小区。柏林地铁站周边,今后也会规划地铁小镇。“按规划,整个柏林街将来都会拆除,重建为一个居民楼林立、公园和商业等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小镇。”柏林社区书记滕波涛介绍。人兴带来万事兴 阳逻左岭成投资沃土 新洲阳逻/光谷左岭昨日上午7时许,新洲区阳逻街金台村50多岁的村民童金兰用手拉小车,带着50多斤蔬菜,在武汉轨道交通阳逻线金台站,登上地铁。8时不到,她已经在江岸区后湖大道地铁站下车,然后到附近小区售卖自己种植的萝卜、白菜等蔬菜。上午10时许蔬菜卖完,童金兰再坐地铁原路返回。而以前,童金兰种植的蔬菜,只能带到阳逻街上售卖。年12月27日,武汉轨道交通阳逻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地铁线起于江岸区后湖大道站,与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途经黄陂武湖,穿过阳逻开发区,直至线路终点新洲区阳逻街金台村。不少像童金兰一样的新洲人,发现了新的机会。在金台地铁站对面的金台村,不少居民利用自家房子开起了小超市或餐馆,招待路过的乘客。阳逻街和阳逻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轨道交通阳逻线的开通,不仅使武汉城区与阳逻之间的交通更便捷,而且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吸引更多投资者到阳逻投资兴业,也吸引武汉城区人到阳逻到新洲城区游玩、就业乃至置业。目前,该区正在全力推进的“阳逻之心”建设,是未来阳逻新城的生活核心区,也是新洲重点打造的亮点区块。昨日一早,家住鄂州市葛店开发区的陈先生,骑着电动车赶到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左岭站。然后换乘地铁,到光谷六路附近的公司上班。年10月1日,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通车。武汉城区东边靠近鄂州的左岭通地铁,不仅方便了左岭新城附近居民,也给鄂州葛店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据左岭地铁站工作人员统计,像陈先生这样,每天通过其它交通方式到左岭,然后乘地铁到武汉城区上班的乘客,超过人。左岭地铁站附近,就是花园式的左岭新城,不少高科技公司在这里安家落户。家住左岭新城的居民王婆婆说,以前去傅家坡看姐姐,先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光谷广场,再换公交车到傅家坡,单程需要将近三个小时。现在出小区就是地铁,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姐姐家,又快又舒服。左岭街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地铁11号线的开通,大大改善了周边居民出行,更是有利于光谷左岭片区企业发展。村民发现新商机 地铁站旁农产品热销 江夏青龙山64岁的王光金是江夏区八甲王村村民,自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纸坊线开通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王光金仍记得纸坊线开通第一天的“盛况”,成百上千的乘客从终点站青龙山地铁小镇站走出,“在我的记忆中,村子从没有这样热闹过。”地铁带来了人流量,更带来了商机。青龙山地铁小镇站位于江夏城区南边,一处名为八甲王的村落,百米外便是陈纸线公路。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乘车来到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出站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配有电动车充电桩的现代化停车场,但此时停放的车辆不多。穿过停车场,来到一条乡间小路,沿路有不少售卖果蔬等农产品的商家,他们都是临近的八甲王村村民。王光金压根没想到,自己散养在院落里的土鸡,竟成了城里人眼中的宝贝。王光金说,自己家与地铁站隔路相望,一开始买土鸡的只是些零零散散的乘客,后来大家口口相传,专门乘地铁来买土鸡的人越来越多。如今他还学会了用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x/67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