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村流转土地亩,建成2万余方产业大棚 汉川市韩集乡方家村共有农户户人,耕地面积亩,全村人均耕地仅0.9亩。人多地少如何脱贫致富?驻方家村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培育能致富、快致富的支柱产业,源源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引进在外能人,成立汉川市罗卜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互联网+农旅融合”发展方式,着力打造以小番茄产业链为主导的现代化农业旅游品牌,产品以在线化销售为主,同时拓展大宗客户定制和体验式采摘。合作社一期流转农田亩,建设产业大棚52个,面积2万余平方米,预计产生效益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9万元。方家村小番茄产业大棚年上半年,合作社种植小番茄、小西瓜、小黄瓜等14个品种,收入达60余万元。下半年,合作社已种植秋辣椒、菜薹、茼蒿等6个农产品品种,全部完成订单销售,纯收入将达到50余万元。同时,采取“合作社+流转贫困户土地”“合作社+固定贫困户用工”“合作社+临时雇请贫困户用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使贫困户户平增收1万余元。 未来三年,合作社将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计划带动周边农村近千亩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种植,实现产值万元。 方家村毗邻北支渠,水土肥沃,资源丰富,是发展稻虾养殖的理想之地。扶贫工作队以“稻+”生态共生种养殖业为主,大力发展稻虾、稻鱼种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方家村稻虾养殖基地该村围绕小番茄、稻虾养殖、水产养殖等支柱行业,成立3个产业协会,引导种植户成立产业联合体,构建从小到大的“产业联合—产业协会—产业联盟”生产组织体系。 工作队按照“耕地相邻、产业相同”原则,征求群众意愿,对三、四组冷浸田进行集中连片,组成产业联盟,承包给种植养殖大户,发展稻虾共生养殖亩,实现综合效益63万元左右,户平增收2.7万元。 目前,通过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殖模式,稻谷单产每亩达到公斤左右,小龙虾每亩单产公斤左右,亩平综合产值元左右,与常规一季稻相比,亩平净增收元左右。 作者:李春平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年10月11日) 编辑:小看 出品:汉川市融媒体中心 推荐阅读 汉川政务服务体系着力“全打通” 与新疆哈密瓜“同款”汉川瓜上市啦 看汉川知汉川微天下 汉川市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w/72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