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武汉楼市逆风翻盘,住房销量全国第一 受疫情影响,武汉上半年经济全面停摆,很多人看衰武汉楼市,认为武汉经此一役,需要两三年才会恢复元气。让人意外的是,位于疫情震中的武汉楼市上演逆风翻盘,疫情对武汉楼市成交量及房价不仅没影响,反而更加火爆。 1、年全国城市住房销量,武汉位居第一 武汉市房管局公布数据:年武汉新建商品房成交20.12万套,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7.54万套,面积万平米,虽较于年下降约16%,但仍居全国城市住房销量第一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最后一个月,武汉新房成交量突破3万套,创下年武汉单月成交的新高。 2、武汉二手房均价总体上涨,从2月的1.7万左右,到12月的1.9万,总体涨幅11.7%。 3、武汉二手住房成交量持续上升 年下半年,武汉二手住房共成交套,同比增加12.6%。 年下半年,武汉二手住房月均成交套,去年同期为套。 年12月,武汉二手住房新增挂牌套,而当月二手住房成交套。 年,武汉二手房成交8.6万套,亿(年1-11月数据),武汉位列全国TOP9。 在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中,目前二手住房月成交破万套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和武汉。 值得一提的是,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4月8日解封的两个多月武汉楼市基本是没成交的。到上半年结束时,武汉商品房成交仅套,仅相当于全年成绩单的25%。但到下半年,武汉楼市成功上演“绝地大反攻”,用剩余50%的时间完成了全年75%的任务量,殊为难得。 揭秘武汉楼市绝地反击的五大绝招! 一、加大优质地块供给,降低出让门槛 疫情导致经济下行,用房地产刺激经济,是最常用的招数。年,武汉加大了优质地块供给,并相应的降低了出让门槛。优质地块的集中出让,致使高溢价地块频现。开发商也认为,疫情重创的武汉,会得到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房价必定会涨。这两个因素,刺激开发商积极拍地,土拍市场的火热,地王的频现,又刺激了买家的信心,带来楼市火爆。 土拍面积:年,武汉出让住宅和商服用地共计宗,土地面积约万平米,超过年的万平米; 土地出让金:年,武汉土地出让金达到.87亿元,超过年的亿元,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位列全国第六名。 地王频出:年,土拍里面出现了9个新地王,“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二七滨江地块楼面价高达3万元/平米,创下武汉单价地王纪录。去年一年之内,硚口、花山地价三度刷新,经开两度刷新,光谷中心城更是年内4次刷新单价纪录。 二、武汉基建按下“加速键” 基建是刺激经济复苏的一味猛药。 基建解决就业,增加企业利润,带动消费。 基建直接带动楼市火热,提高销量,反过来,楼市的火热,又可以提升地价,增加财政收入。 武汉素有“基建狂魔”和“造桥之都”的称号,目前武汉已开通9条地铁线,总运营里程千米,车站总数座,线路长度居中国第7、中部第1。“复活”后的武汉基建按下“加速键”,地铁与环线公路迎来爆发期。 1、地铁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地铁和房地产的捆绑又是最密切的,随着地铁线路从规划方案到开通,周边住宅房价通常是随着地铁开通时间阶段而不断上涨。 比如某区域地铁线获批,重磅消息一出,开发商紧跟热点炒房,市场立马火热,成交迅猛,又能再次吸引众多房企来拍地,随之地价上涨,楼王诞生,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请看一组数据…… 8号线已于年底通车。 5号线预计年12月通车。 6号线二期于年年底通车。 7号线北延线预计年通车。 11号线葛店段于年1月2日通车。 12号线已全线动工,武昌段预计于年12月底建成通车,江北段预计于年12月底建成通车。 16号线开始铺轨,预计年开通运行。 19号线已全线开工,预计年建成通车。 空轨1期预计年投入使用。 2、环线高速 武汉四环线已“画圆”,六环线正式开工,武汉六环线全长公里,部分线路将要经过武汉市域以外的鄂州、孝感、汉川及嘉鱼部分地区。 3、城市道路 友谊大道(三环线-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已经动工,预计年全面完工。 岱家山大桥与三环线互通 汉阳仙女山路年底通车 琴台大道(三环线-二环线)改造工程 陈天大道年底通车 江北快速路东沿线,预计年建成通车 4、长江大桥与过江通道 青山长江大桥年年底通车 白沙洲公铁长江大桥有望于年开工 双柳长江大桥年12月开建 光谷长江大桥预计“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军山长江二桥争取动工开建 汉南过江通道 金口过江通道 二七路至铁机路过江通道 三、政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预售标准全线降低,取消土地“熔断”规则 年3月23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关于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复工复产确保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的通知公告。该六条措施推动了楼市的复苏,比如降低预售标准、放松预售资金监管、外地购房人因疫情影响缓缴社保或个税不超过6个月的可视为连续缴纳等。 4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以17条措施促进湖北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年6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通知》显示,对供地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块及时发布土地预公告,放宽储备地净地出让条件,取消土地竞买“熔断”规则,延长出让合同和出让金缴纳时限,简化疫情影响期间规划许可前置条件,全面推行网上挂牌。 在各项扶持政策共同作用下,二季度武汉土地市场明显回暖。疫情反而成为各大房企入驻、重仓武汉的最佳时机。 四、抄底:很多人认为,危就是机,疫情过后,武汉房地产重创,抄底机会来了! 疫情之下,武汉楼市,有人悲观,有人摩拳擦掌准备抄底。 大多数人对武汉楼市的基本面持长期看好态度,所以在疫情期间,网络上出现大量“抄底武汉楼市”的声音,当时大多数人的共识就是:1、武汉有价值,只是经历了短期阵痛,现在就是抄底武汉的最佳时机。2、国家将出台对武汉的经济扶持政策,疫情过后的武汉楼市将整体大涨。3、结合全球放水的大环境,房产成为最佳的避险通道。 请看一组数据…… 4月,武汉解封。 5月,40多个楼盘扎堆入市,新房成交套,强势破万。 6月,入市楼盘更多,新房成交量比5月份多了近套。 7月,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突破2万套。 五、打折:楼盘促销力度大,调动了购房者的热情 年8月,央行和住建部联合召开了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房地产融资“三道红线”也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国家希望借此降低房地产杠杆,减少金融风险。 中国房企前80名有70家房企踩红线,融创、恒大、绿地、金融街等18家更是“三道红线”全踩。如果要达到不踩线的目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速卖楼,然后回款还债。所以,积极降价促销去库存成为主旋律。 从汉口到关山再到光谷中心城,从东西湖到经开,不少项目大幅度下调市场价、“精装改毛胚”、“送车位”。 比如解放大道的某项目,去年均价元/㎡,今年先是精装改毛坯,直接降到了均价元/㎡。“精装改毛胚”之后依然不好卖,于是又赠送价值39万/个的车位,限时一周。一周之后,车位不送了,改为直接在总价基础上优惠39万元。一番操作之后,均价由去年的元/㎡降为元/㎡。 比如经开某项目,备案价拿了元/㎡,结果实际售价只有元/㎡。 比如东湖高新区的某项目,靠近华中科技大学,配套非常成熟,最后也是单价便宜了元/㎡去抢销量。 比如光谷东的新希望锦粼九里,由于位置太偏,首开就直接上分销。 比如汉阳的融创,首开均价/㎡,卖不动,上分销,价格降到0/㎡。 有的楼盘,上市就低价,比如光谷中心城的绿地星河绘,12月首开,/㎡起步,毛胚,比隔壁的某府,位置好,价格低,开盘就秒光。黄家湖的融创城,毛胚,均价/㎡,区域最低,十开十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w/70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