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上面“汉川老乡群”免费加入

向上滑动阅览↑↑↑

汉川新闻热点

汉川多家工厂“搬上楼”

一栋栋五六层高的楼房,排列整齐、布局紧凑,楼下绿树成荫,宛若花园。楼上则是一个个工厂,工人们正在忙碌。这是笔者上月底在汉川浙商产业园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汉川市通过布局集中、推广多层厂房等措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保护耕地,多家工厂“搬上楼”。

浙商产业园负责人刘群生介绍,传统厂房大多一到两层,占用土地较多,浙商产业园按多层标准厂房设计,在满足安全和生产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用地。目前园区已建成栋六层厂房,家企业入驻,工人1.5万人,年产值十几亿元。“若按传统模式建厂,至少需占地多亩,但通过建多层厂房,占地仅亩,少占一半土地。”刘群生说。

汉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汉川市积极推广多层标准厂房,陆续建成汉正服装城、德州产业园等七大多层标准厂房园区,一批服装、电子行业的企业,工厂搬到楼上。这些行业生产设备轻便、污染小,厂房层高要求不大,稍重设备一般放在一楼。

目前,汉川多家企业的工厂搬上楼,每家企业年均产值万元,总产值达60亿元。

通过推广多层标准厂房等措施,有效节约了用地,提升亩均土地产值。从年到年,汉川GDP地耗降幅达39%,年汉川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年汉川经济开发区节约集约综合指标评比位列全省第四。

孝感日报通讯员王济鸿何伟

中洲农场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入冬以来,汉川市中洲农场早谋划,早动手,在全场范围内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截至上月25日,已完成总工程的72.3%。

中洲农场属于中洲湖区,地势低洼,是有名的“水袋子”。去年汛情期间,全场受渍农田达2万余亩,占全场农田的30%。汛情结束后,农场主要领导与场排灌中心技术人员走遍所有受渍农田,制定了角洲泵站渠等6条主沟大渠的清淤工程计划,总长度米,总土方方,预算资金66万元。同时各农业社区因地制宜制定了自己的清淤计划,总长度米,总土方方,预算资金54万元。

孝感日报通讯员胡军

救命的药感恩的心还有老人绽放的微笑

小雨夹雪带来了突如其来的降温,寒气逼人的天气对于老两口来说跟平常没什么区别,老太太打着雨伞为鲁友祥挡雨,帮着老爷子吆喝着,老爷子动作娴熟的喂着家里的十几只鸡,看着欢快抢食的鸡群,老人情不自禁露出微笑,这是一个温馨的场面。这场面让你感觉不到这是两个因病致贫的老人,一个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一个癌症患者。

鲁友祥,马口镇船厂村村民。现年71岁,患有心脏病多年,已做心脏搭桥手术,老伴许彩香,癌症患者,目前靠药物抗癌。小儿子鲁阳,患先天心脏病,目前在纺织厂上班,这是一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年建档立卡,年脱贫。老两口年支配收入83元。

老太太一边忙着日常家务,一边诉说着这些年的不容易,早些年两人看病吃药动手术不仅花光积蓄,还拖累了子女。成为精准扶贫户后,村委会的关爱和帮扶人陈永红的细心,让好的医疗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不仅吃上了便宜药,住院也有了大比例的报销,这才能让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现在吃的基本上是田里种的,家里主要开支就是医疗费用。子女们工作稳定也都孝顺,目前病情稳定生活平静而规律。

就是这药,以前吃不起,省着吃,现在每天都能按时按量吃,癌症控制得不错。

慈眉善目的老人满眼都是平和与感恩。说起买抗癌药物的经历,更是一个劲的感谢好政策的及时,感谢村委会的用心,感谢帮扶人的关爱,感谢医保局的细心。他们觉得不幸中的万幸让他们的世界充满了阳光,好的政策和孝顺的子女让他们能平静携手相伴晚年时光也是一种幸运。

金马新时代

“我也要做一个最美孝心少年!”

“观看这次颁奖典礼,感觉自己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灵魂得到了一次升华,我也要做一个最美孝心少年!”该校六年级学生马可欣有感而发。1月8日晚,汉川市刘家隔镇红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

入选的“最美孝心少年”较往届更具丰富性、多样性,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孝心孝行故事也颇具时代感,既有抗疫家庭的感人事迹,也有脱贫攻坚家庭的温馨故事。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年龄最大的16岁。内蒙古包头的徐佳琦姐弟8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母亲;四川凉山的彝族兄妹邱小华和邱萍萍,用稚嫩的双手为家庭奔小康贡献力量……这些不畏艰难践行孝心、以乐观的心态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迹,不光对孩子,对成年人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榜样力量。

融媒体通讯员叶会明

分水镇依托四大农业板块保障脱贫户稳定增收

1月4日,汉川市分水镇鸡公洲村二组蔬菜种植基地,驻村工作队队长曾敏涛和村党支部书记熊增荣等为贫困户余新华采摘红菜薹,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余新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64岁的余新华是鸡公洲村二组村民,一家两口人,他患有肺气肿病,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为包括余新华在内的鸡公洲村全村34户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的脱贫奔小康计划,“春季玉米套豇豆,夏季种豇豆,秋季种玉米、冬天种红菜薹”。余新华将别人闲着的3.7亩水稻田用来种红菜苔,老伴在种养户那打零工。年余新华家脱贫,年、年他家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万元、2.3万元,成为鸡公洲村“脱贫示范户”。

分水镇下大力气培优“四大农业板块”:依托刚丰蔬菜种子合作社,发展豇豆等蔬菜种子种植;扶持华严片千亩优质小麦基地、彭湖片万亩油菜示范基地以及汈南垸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加强汈南垸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浩翔、天升等合作社发展壮大;以2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培育高标准示范化建设板块。

依托“四大农业板块”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实现脱贫户稳定增收。市、镇两级名帮扶干部对全镇户贫困户实行精准结对帮扶,加大产业奖补资金投入,年申报产业奖补6.19万元;特色产业带动79户91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79户91人,带动比率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3家,涉及蔬菜、种子、种植养殖及农产品销售等多方面。

孝感日报通讯员张水明

来源:汉川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xc/82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