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99.html 周代汉川地域属郧国南境。春秋战国时,楚灭郧后遂为楚地。秦属南郡安陆县,西汉属江夏郡安陆县。东汉属沌阳县(后废入安陆县)。三国属魏石阳县,西晋属曲阳县,西晋永兴二年()后分属曲陵县(后废入安陆县)和沌阳县。 南朝梁天监年间置甑山县,为梁安郡治,西魏占据后,改梁安郡为魏安郡(寻改汊川郡),并置江州,州郡并治甑山县。西魏废帝元钦二年(年)改江州为沔州,后郡废,县废为镇。 北周保定元年(年)复置甑山县(治今马鞍乡),属沔州甑山郡。北周建德二年(年)废沔州,郡县皆属复州。隋开皇三年废郡,甑山县属复州。大业初年改复州为沔阳郡。隋大业末废县为镇,并入汉阳县。 唐武德四年(年),分汉阳县置汊川县(治泐山下),属沔州。因汊水流经县境而改名汊川县。唐天宝元年(年)属汉阳郡,唐乾元元年(年)复属沔州。建中二年()废沔州,汊川县隶属黄州。建中四年()复置沔州,仍属沔州。宝历二年(年)改属鄂州。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年)改属安州,移治金鼓城(今刘家隔)。 北宋建德元年(年)属荆湖北路汉阳军,以竟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太平兴国二年(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熙宁四年(年),废县为镇,属鄂州汉阳县。元祐元年(年)复置汉川县,仍隶汉阳军。绍兴五年(年)县又废。绍兴七年(年)复置。 元代汉川县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元至元二十二年(年),移县治于长城乡(今仙女山办事处)。 明代汉川县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明洪武九年(年),废汉阳府,汉川县改隶武昌府。洪武十三年(年),复隶汉阳府。 清康熙三年(),汉川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阳府。 年废府,汉川县直属湖北省,年1月属武汉黄德道(同年3月改鄂东道),年6月属江汉道。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年日寇侵入汉川后,汉川县政府先后迁治南河渡、西江亭、田二河,年改属鄂东行署。年7月复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迁驻县城。 中国共产党于年5月设立汉川县苏维埃政府,驻南河渡。年12月,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将汉川县麻河、刘家隔与云梦县道人桥、新店及孝感县3个乡组成云孝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县葱担沟。年2月,汉川县苏维埃政府撤销,汉川县襄北地区与天门县东部地区组建为天汉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县韩家集。汉川县襄南地区与汉阳县西部地区组建为川阳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县南河渡。同年8、9月先后解体。年7月,中共先后在韩集、杨业坡建立汉川县行政委员会,隶属鄂豫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天汉办事处,年12月改为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杨业坡、谢家长汾,隶属天汉办事处、襄河专署。年8月,汉川县刘家隔、神灵等地与孝感、黄陂2县部分地区组成汉孝陂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孝感县东山头,先后隶属鄂中行政办事处、鄂中专署。年10月,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建为汉川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与隶属关系未变。年10月恢复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名。年6月,改为天汉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汉川县杨业坡、倪家集和天门县刘家集,相继隶属襄河、襄北、鄂中专署。同年9月,汉川县襄南地区及沔阳县脉南地区组成川沔行政办事处,驻沔阳县彭家场月洲湖,隶属襄南专署和汉沔中心县政务委员会,年2月,天汉县民主政府改为天汉县中心民主政府,驻杨业坡,隶属鄂中专署。同年6月中原突围时上述政权全部撤销。年2月,在汉川县襄南地区及沔阳、汉阳2县相邻地区建立川汉沔县爱国民主政府,驻沔阳县杨林尾,隶属襄南专署。4月,在汉川县襄北地区与天门县东部地区建立天汉县爱国民主政府,先后驻天门县蒋家场、张家大湾和汉川县陡埠头,隶属鄂中专署。年2月撤销川汉沔县,分别设立沔东、川汉2县。川汉县爱国民主政府,先后驻汉阳县侏儒山和汉川县西江亭,隶属襄南专署。 年5月,汉川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汉川县政府解散。同年7月,天汉、川汉2县爱国民主政府撤销,汉川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属鄂中专区。同年8月,改属沔阳专区。年7月,沔阳专区撤销,隶属孝感专区。年11月隶属武汉市。年5月复属孝感专区。年8月孝感专区改名东风专区,年1月东风专区更名东风地区,年3月东风地区复名孝感地区,汉川县隶属关系不变。年汉川县隶属孝感市。年3月撤销汉川县,设立汉川市(县级)。 (汉阳周志益整理) 周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