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大家都在悼念一个叫“热”的家伙, 因为—— 热死了!! 室外的小伙伴, 纷纷表示感受到了一股热!浪! 扇扇子、 打伞, 都不管用! 如果你的朋友今天没有联系你, 请不要责怪他 因为他很有可能被热死了!! 这还不到6月份啊,微博上是这样的 ↓↓↓ 来看看天气预报。 26℃?? 多云?? 明、后天还下雨?? 这不是我认识的26度的昆明!! 是不是被骗了?? 于是民间就开始出现种种都市传说: 明显已经超过30℃,是气象局不敢报吧?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温度,是给企业省钱(高温补贴)吧?听说有种钱叫高温补贴,呵呵,你们懂得。难不成, 因为涉及缩短工时, 高温补贴, 停工等一系列劳动保障问题, 天气预报被“技术性”地降了温? 答案当然是:NO! 真相就让小编来告诉你! 真相一:温度不是你想测想测就能测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碍风或遮挡阳光。 比如,在同一座城市内,百叶箱和水泥路上的温度不一样。 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水泥路1.5米高度上的温度,比百叶箱里测的温度可能高 出4℃至5℃。 真相二:体感温度胖子瘦子有区别气温≠“体感温度” 在相同的温度下,胖子和瘦子体感温度是不一样的!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受到空气的温度与实际环境的温度存在出入。 比如,空气湿度较大时会感觉闷热;肥满的人一般比瘦小的人怕热;穿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要感到更热…… 真相三:预报员故意低报?“后果很严重”温度预报具有不确定性,可避免也允许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尽管如此,气象部门对预报员依然有着严格的检验和考评标准。如果预报温度和实况温度相差超过2℃,即被认定为预报失准。 气象预报尊重科学,具有独立性而不受人为干扰。尽管气象预报做不到百分之百准确,但预报员会尽百分百的努力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报。预报员故意“高温低报”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所以, 高温还是低温? 并不是体感温度说了算! 新闻来源:中国气象报 编辑:蓝点点(实习) 线索征集令:光阴40载我的高考 高考自年恢复以来,已走过整整40年。年,万考生大军涌进考场,录取比例29:1,您曾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吗?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上世纪90年代的并轨、扩招政策出台,再到年后的自主招生、统一考试、分省命题……40年光阴,高考发生了哪些变化?民生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白癜风擦什么药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