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键 天门地处汉江之滨,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之一[1]、江汉腹地最大的聚居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中国内陆最大的侨乡;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工业化园林城市;江汉地区教育、文化、商业、医疗和房地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列[2],连续8年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是全国著名的棉乡、状元之乡[3],中国棉都[4],中国最大的棉花交易中心[5],全国产粮大市[6],中国茶城[4],中国蒸菜之乡[7],中国曲艺之乡[8],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9],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10],武汉城市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11]。 天门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北抵大洪山,与荆门、孝感接壤;南依汉水,与潜江、仙桃为邻;与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咫尺之隔。天门拥有江汉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是江汉腹地唯一拥有两条铁路线的城市,高层建筑数目位居江汉地区首位。 天门南火车站 截至年,有4条省道在天门市区交汇,国道紧邻,G国道横穿市境,随岳高速公路(S61,京港澳高速复线)和沪蓉高速公路(G42)横穿市境并在境内交错,长荆铁路在皂市过境并设天门站,沪蓉高速铁路在天门城区以南设天门南站。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位置湖北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东邻汉川市、应城市,南邻仙桃市、潜江市,北邻京山县、钟祥市,西邻沙洋县。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武汉,西通荆宜,位于武汉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宜昌的中点,南濒汉江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国道和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随岳高速)纵贯市境南北。全市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天门市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城市圈西翼重要的交通枢纽。 武汉城市圈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天门市,古代属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竟陵邑。秦朝设置竟陵县(取“竟陵者,陵之竟也”之意,即山陵至此终止),属南郡。 西汉时,竟陵县隶属江夏郡。新朝王莽将竟陵县改名守平县。至东汉又复名竟陵县。 三国时,竟陵县为吴国荆州江夏郡所辖。 西晋元康九年(年),竟陵县属竟陵郡,郡治设石城(今钟祥市)。东晋末年,分竟陵县设置霄城县。 南朝宋孝建元年(年),竟陵县属郢州竟陵郡。南齐建元元年(年),迁竟陵郡治至竟陵县境。梁大宝元年(年),竟陵县并入霄城县,仍属郢州竟陵郡,郡治设霄城。北周保定元年(年),霄城县改为竟陵县。 隋开皇三年(年),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竟陵县属复州所辖,州治设竟陵。仁寿三年(年),复州治所迁至建兴县(沔阳)。大业初,复将州改郡,复州改为沔阳郡,竟陵县属沔阳郡。天门街景 唐武德五年(年),沔阳郡改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贞观七年(年)州治又迁沔阳,属山南道。天宝元年(年),复州改为竟陵郡,属山南东道所辖。乾元元年(年),又为复州。宝应二年(年),州治再迁竟陵。 五代时期,竟陵县一直为州(郡)治所。后晋天福元年(年),为避石敬瑭名讳(“敬”与“竟”同音),遂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天福五年,直隶防御州治所设景陵县。后汉复名竟陵县。 北宋建隆三年(年),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再改竟陵县为景陵县,由湖北路复州所辖。熙宁六年(3年)撤销复州,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安州(州治设今安陆县)。元祐元年(年)恢复复州建制,州治设景陵县。南宋建炎四年(年),于景陵设置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绍兴三年(年),又于景陵设荆湖北路安抚使,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复州。端平三年(年),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迁至沔阳。由于蒙古军南下,州、县治所亦随迁至沔阳,后转徙频繁。 元代,景陵县先后属复州、复州路,沔阳府所辖。 明代初期,景陵县为景陵卫。洪武三年(年),撤卫改县,隶属沔阳府。洪武九年改府为州,直属湖广布政使司,景陵县属沔阳州所辖。嘉靖十年(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治所在今钟祥市)所辖,景陵县亦随属承天府沔阳州。天启年间,景陵县属承天府直辖。 清代,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雍正四年(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此名因县境西北有天门山而取。 民国初期,天门县属湖北省襄阳道所辖。民国17年(年)废道,天门县为省直辖。民国21年,为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所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天门县城。 民国25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随县(今随州市),直至民国37年(年)9月24日天门县城解放为止。天门市 民国28年6月,天门县国民党政府迁至第三区合丰店;民国32年春,迁至京山县六房嘴与随县之环潭;民国34年9月迁回竟陵镇。 年1月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天门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先后在本县东部、西部、南部与邻县边境地区结合部建立天汉县、天京潜县,年属江汉地区行政公署鄂中专区。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同月25日撤销天京潜县、天汉县,恢复天门县建制。同年7月,改属湖北省荆州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县属荆州专区所辖,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年6月,天门县汉江以南的毛咀区划入沔阳县。同时,沔阳县汉江以北的仙北等地划入天门县。年7月,潜江县汉江以北的张港,京山县的多宝、拖市划入天门县,年11月蒋湖农场回归天门,年8月总后沉湖基地(天门部分)移交天门,形成现境。 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管辖。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鄂政发〔〕号文件,决定天门市实行省辖直管。 折叠编辑本段资源物产折叠土地资源天门市版图总面积平方公里。全市耕地15.62万公顷;林地公顷,其中森林面积.67公顷,疏林地.33公顷;水域用地.34公顷,其中湖泊养殖湖面.31公顷,河渠.63公顷,堤防.88公顷;城镇建设及居住用地.30公顷;交通设施及道路建设用地.18公顷;其它占地.42公顷,尚未利用地.93公顷。 折叠矿产资源天门市目前已查明的矿产有:原盐、无水芒硝、石油、石灰石、石膏、硫磺等,其中原盐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天门市自年7月开始盐矿的勘探。年10月湖北省储委通过的地质报告认可天门市小板盐矿区的储量为:表内盐储量C+D级万吨,表外盐储量C+D级万吨。无水芒硝主要分布在小板镇境内,开采条件好,硫酸钠含量高,表内体共生硫酸钠储量C+D级万吨,表外伴生硫酸钠储量C+D级万吨。盐和芒硝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中区北部一级小板凹陷中。石油已经开采,现彭市、张港油区年开采量约为20万吨。天门岳口农村 水利资源 天门市地域属古云梦泽水域,历史上河、湖多为吞吐调纳汉江的开敞湖与岔流。随着汉江干堤的形成,市境湖、河成为内湖、内河。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河道总长余公里,河网密度为米/平方公里。其中汉江源出陕西宁强县,过钟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长.25公里;天门河源出京山县深赶冲,经京山县、钟祥市入本市,市境流长公里;汉北河为人工河,年通水,市境流长35公里。有湖泊57个,正常水位时湖水面积3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 天门市平均年降水量28.6亿立方米,但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在时间上分布不均,故降水量的直接利用率不高,仅为年降水总量的18.5—23.8%,加上市内水库、湖泊和塘堰的调蓄能力,其利用率也只有22.8—27.2%。平均年径流量为8.55亿立方米,其中市北部低丘和岗状平原为2.52亿立方米,中南部河湖平原为6.03亿立方米。时间分配为7月最大,占21.7%,1月最小,占2.3%。地下水储量为.58亿立方米,每年可采地下水16.98亿立方米。 折叠主要物产天门市已查明的矿产有:原盐、无水芒硝、石油、石灰石、石膏、硫磺等,其中原盐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天门市自年7月开始盐矿的勘探。年10月湖北省储委通过的地质报告认可天门市小板盐矿区的储量为:表内盐储量C+D级万吨,表外盐储量C+D级万吨。无水芒硝主要分布在小板镇境内,开采条件好,硫酸钠含量高,表内体共生硫酸钠储量C+D级万吨,表外伴生硫酸钠储量C+D级万吨。盐和芒硝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中区北部一级小板凹陷中。石油已经开采,现彭市、张港油区年开采量约为20万吨。 资源丰富,除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外,野生动植物约有余种,其中动物余种,植物余种。 农作物:棉花、稻谷、小麦、大豆、大麦、蚕豆、荞麦、粟、玉米、薯类、花生、芝麻、苎麻、黄红麻、甘蔗、烟叶等。 动物:兽类有黄鼬(黄鼠狼)、水獭、草兔、狗獾、狐、牙獐、貉、小麝鼠、豹猫、刺猬、家蝠、穿山甲、长吻松鼠计13种,其中,黄鼬、水獭是著名的毛皮兽,豹猫、穿山甲可入药。鸟类43种。鱼类64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鳅科次之,有不少重要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鲤、鲫、黄鳝、鳜、长江银鱼、红鱿、河豚等。软体动物15种,其中产于天门河的橄榄蛏蚌(俗名义河蚶)为名贵水产品,享誉全国;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分布在张家大湖等湖泊,是培育珍珠的优良母体品种。两栖动物4种,其中蟾蜍可入药。爬行动物11种,其中龟、鳖为贵重滋补品。蠕动动物2种。节肢动物5种,其中虾、螃蟹、蜈蚣经济价值均较高。虫类14种,其中蜜蜂、蚕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它30余种。 植物:在余种植物中,有药材9类种,其中属国家收购的有20种,年收购量一般为31.8吨,其中野生半夏行销国内,有“荆半夏”之称,年采挖量达到吨;枸杞远销江浙两广等地,年产量达到8吨;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藕、荸荠、菱菜等。全市蔬菜有12类,70多个品种。果树30余种,其中无花果树、银杏(白果)树等为珍贵树种。花卉有7类,个品种。 主要土特产有黄花菜,年栽植亩,总产.7吨,年以来,每年上调到省的商品黄花菜,约占全省上调数的45%,还有蓖麻、药材、大豆和茶叶等。 折叠编辑本段城市特色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78,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有归侨多人,侨、港、澳眷属82,多人。 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先后经历了北上(欧洲)时期、南下(东南亚)时期和新移民时期等几个阶段。天门街景 天门市是享有盛誉的文化之乡。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镛诞生于此。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54多人,被誉为全国的“状元之乡”。名胜古迹遍天门。境内有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 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景色秀丽的东湖、西湖风景区。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气候天门天门汉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春温多变,初夏多涝,伏秋多旱,生长期长,严寒期短的气候特点。虽然地势地貌比较单一,但由于北部大洪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西南沿江地带出于江汉河谷边缘,东北处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气影响,形成了该市气候的区域分布特点:热量条件东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带略低,其他地方略高,水资源东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资东高西低。 冬季,天门受变性及第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干燥寒冷,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仅占全年的百分之九,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8℃,常有冻害。 夏季,天门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闷热多雨,七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27~30℃之间。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与热同季节。梅雨期多暴雨,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连旱。 春秋为季风交替季节。春季时冷时热多阴雨冷害。秋季年际的差异大,大多数年份秋热气爽,但有的年份阴雨连绵出现“秋寒”。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景点天门市历史悠久,有不少名胜古迹,其中国务院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1个,湖北省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6个,市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15个。 折叠石家河文化遗址位于石河镇近郊的石河土城遗址,距今已有7多年历史。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后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粳稻和青铜器等文物数万件,并发现陶祖这一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的重要标志性文物。经专家鉴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鉴赏价值,国家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其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折叠陆羽公园是以陆羽命名的休闲娱乐公园,位于竟陵西湖上。占地4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28万平方米,水乡园林特色,功能齐全,公园内设雕像、陆羽纪念馆等,并陈列多件有关珍品。文学泉、陆羽亭位于竟陵城区北部官池旁(今陆羽村),均为唐代“茶圣”陆羽品茶真迹。据传,佛子山上亦有“文学泉”井。文学泉又名陆子井、三眼井,因陆羽被朝廷以文学征而不就,故名。曾因水灾屡遭淹没。清乾隆三十三年(年)夏,天旱,居民掘荷池取水时发现此井。知县马士伟主持砌井构亭,即“陆羽亭”,后毁于战乱,新中国成立后得以重建。 折叠钟惺墓、谭元春墓均为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分别位于皂市鲁家畈和黄潭松岭坡。钟惺和谭元春是明末竟陵文学派创始人,反对拟古,倡导以“抒写性灵”,钟谭诗文“涤荡俗尘”,一新世人耳目,“名满天下”有“天下文章”之称。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概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门经济发展经历了逐步复苏、全面发展、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四个阶段。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9亿元,到“六五”时期,天门经济步入复苏阶段,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年均递增17.4%;“七五”时期天门市经济步入全面发展阶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亿元,年均递增6.8%;“八五”时期天门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6.8亿元,年均递增14.3%;“九五”时期是天门经济稳步发展的时期,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56亿元,比年增长78.2%,年均递增12.2%;“十五”时期,是天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期。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天门经济和社会事业呈较快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年,全市GDP达亿元,增长14.6%。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现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今年1至10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49.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55.5%;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同比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今年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是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9%;地方财政总收入11.1亿元,是6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8亿元,是6年的4.7倍,年均增长3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6年的5倍,年均增长3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6年的2.27倍,年均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元,年均增长13%。 年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增长14.8%;地方财政总收入7.8亿元,增长28.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增长3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增长31.9%;外贸出口万美元,增长45.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9元,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16.54%;年末存款余额.95亿元,增长24%,贷款余额61.92亿元,增长33.4%。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引进项目75个,新建、扩建、跨年度建设项目到位资金39.49亿元。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工业企业税收千万元培育工程”,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32家,达到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3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25.1%。37家企业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其中13家企业进入全省“重点培育企业”行列。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主要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预计粮食总产62.75万吨,市级粮食储备达到1.25万吨,首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棉花总产5.01万吨,油料总产10.74万吨,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生猪出栏.2万头,水产品产量11万吨。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农产品加工园被纳入全省2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之一。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20%。农家店累计达到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划基本实现。传统商贸服务业有所提升。华泰五星级酒店正在进行内装修,天门?义乌小商品城试营业。天门(新城)中央商务区、天门物流园加紧建设,天门世贸中心、汽车4S店等一批新项目已经启动。商业地产开发加快,房地产业稳步发展。金融服务能力有效提高,融资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引进汇丰银行设立了村镇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改革顺利推进。连续4年被评为“A级金融信用市”。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武荆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武荆连接线基本完工。荷沙线东段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已经启动,荷沙线西段、汉宜线、分当线等60公里路面大修基本完成。新修通村公路公里。改造了14座农村公路危桥。汉宜铁路天门南站站场建设已经启动,今年可望通车。长荆铁路货运支线已经完成预可研,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项目纳入省“十二五”规划。汉北河航道疏浚工程已经完工,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正抓紧进行,天门工业园港区项目通过工可评审。[1] 折叠编辑本段其他资料折叠人口概况天门市有少数民族20个,人口5个,主要分布在岳口、彭市、渔薪、蒋湖等地,其中回族、壮族、土家族人口较多,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7年出生人口1.36万人,死亡人口为0.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8.36万人,占36%;农村人口为.74万人,占64%,男性人口为85.3万人,占总人口的52.62%;女性人口为76.8万人,占总人口的47.38%。0—14岁人口为3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6%;15—64岁人口比重为69.3%;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9万人,比重为6.1%。全市常住人口为.5万人。 折叠天门教育全市现有高等院校一所--天门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校所,其中高中11所(含职业中学2所)、初中48所(含民办学校7所)、小学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人,其中小学生人,初中生人,高中生人;全市现有教职工人,其中国家教师人,代课教师人。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近10万人,其中清华、北大人,著名作家秦牧曾在《文汇报》上撰文称“天门上了状元榜”,《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杜若原著文称颂“江汉才子出天门”,天门因此被誉为“状元之乡”。 天门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恢复、调整、改革和发展,已基本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大教育格局,正在积极构建普教、成教、职教相互联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前教育:城镇基本普及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一年教育,全市适龄儿童入园入班率,城镇为%,农村为95%。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的称号。天门市幼儿园于5年6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级示范幼儿园”。 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25%,巩固率分别为%和98.64%。年通过省政府“普九”验收,成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市;5年11月,通过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普九”复查验收,被授予“普九”复查绿色合格证。 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入学率达到69.7%。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入近2亿元的新天门中学建成并实现整体搬迁,极大地改善了该市示范高中的教学条件。全市现有市级示范高中8所,天门中学已是省级示范中学,市实验高中正在创建省级示范学校。6年,全市参考人数人,其中文理重点本科上线人数人,高出全省重点本科上线率0.7个百分点;上省级人,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比例13个百分点;上清华北大人(至5年前)。湖北省天门实验高中 特殊教育:以市特殊教育学校为载体,采取聋哑盲儿童集中学习、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办法,使全市残病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了98%。5年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 职业教育:全市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天门卫校、湖北省轻工技校天门分校、市经委干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办学的改革步伐加快。全市职校招生人。 高等教育:天门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国标代码55,湖北省代码)。学院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生活、文体设施俱全,功能完备,育人环境清静幽雅,安全舒适。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任教师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12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5人,楚天技能名师2名,常年聘请客座教授30多名,“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设有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茶文化、酒店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11个专业。 成人教育:全市45周岁以下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为99.8%,扫盲教育经省政府验收合格,成为基本扫除文盲市。全市新增劳动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面达到了80%,每年创直接经济效益4多万元。 民办教育:全市现有独立办学资格的民办学校31所,共有在校生近0人。天门杭州华泰中学、江汉中学、市复读中心、成龙搏击学校硬件设施逐步优化,生源不断增加,办学实力和办学品位不断提升,成为该市民办教育的品牌。 折叠行政区划天门市是不设区的市,其行政级别为副地级市,不受地级市的领导和代管,由湖北省直接管理,是比较特殊的全国少数几个省直管市,省直管市的行政级别比地级市低,但比县级市高;天门市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的行政级别为副厅级,其他党政领导一般也较县级市要高半格。 年进行机构改革,将李场镇与皂市镇合并为皂市镇、陆羽办事处与竟陵办事处合并为竟陵办事处、新堰乡与候口办事处合并为候口办事处,新设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年设天门工业园区。 天门市现辖竟陵、杨林、岳口、侨乡经济开发区4个办事处;多宝、拖市、张港、蒋场、汪场、渔薪、黄潭、横林、彭市、麻洋、多祥、干驿、马湾、卢市、小板、九真、皂市、胡市、石河、佛子山20个镇;净潭1个乡;天门经济开发区,国营蒋湖农场(以上2个单位为副县级);天门工业园区,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白茅湖棉花原种场。 折叠民间艺术天门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底蕴深厚。荆州花鼓戏、江汉皮影、天沔糖塑等民间艺术在天门民间以致江汉平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天门渔鼓、天门歌腔、天门说唱、三棒鼓、莲花落等以其音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演唱不拘一格,富于变化更是闻名全国。于年12月3日,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了“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 折叠天沔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又称天沔花鼓戏,始于清朝中叶,形成于天门、沔阳(今仙桃)一带,迄今已有多年历史。50年代,天沔花鼓戏《打莲湘》参加过中国民间艺术汇演,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世纪80至90年代,是天门花鼓戏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天沔花鼓戏《花墙会》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水乡情》、《飘逝的蓝印花》先后在中南海演出;《一口咬定》夺得全国金奖,并作为湖北省代表剧目进京为中共十六大代表展演;《石磉磴还田》获第十届楚天群星奖金奖。 折叠天门皮影江汉皮影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天门、仙桃、潜江、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原荆州地区及孝感、云梦、汉川、应城和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区。后归并称为江汉平原皮影。其唱腔是湖北渔鼓的立体风格源和母腔。江汉平原皮影是湖北皮影中流传区域最广、最具影响和风格最鲜明的皮影。 折叠天门糖塑天门糖塑兴起于明朝初年,俗称“吹糖人”、“做糖人”,是一种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然后借助剪刀、小梳、小篾刀等工具及竹片、弹簧、石膏粉等辅助材料,经由艺人塑制成形的一门手工艺术。它与泥塑、面塑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门独具特色的技艺。8年,天门糖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传承人杨志谱多次应邀赴北京、武汉、澳门等地参加民间文化展演。 折叠天门渔鼓天门渔鼓是盛行于天门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渔鼓,起源于唐代,俗称“道情”或“道情筒子腔”。流转至今的渔鼓曲牌中,即有《道士腔》、《还魂腔》、《观音调》等。天门渔鼓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可溯到乾嘉“盛世”。天门渔鼓曲目有《武松赶会》、《拷棚案》、《包公案》。现在天门渔鼓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与皮影配合,为皮影戏伴唱。 折叠天门歌腔天门歌腔有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它不像高原民歌那么粗犷高亢,也不同于草原民歌的辽阔悠长,也不像新疆民歌那样欢快跳跃、节奏明朗,更不像江南民歌吴侬软语、浅吟低唱,天门民歌旋律优美抒情,如行云流水、曲调妩媚缠绵、纯朴甜美、委婉动听。天门民歌大致可以分为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类型。其中号子又可分为若干类:《打硪号子》、《打麦歌》、《车水歌》、《栽秧歌》、《薅草歌》、《船工号子》、《装卸号子》等等。 折叠天门说唱天门说唱亦称天门锣鼓说唱,是流行于天门及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新品种,其历史有三十多个春秋。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欢快热烈的节奏,风趣诙谐的表现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流传过程中,其表演形式、唱腔曲牌不断丰富完善,并培育出一批说唱演员和艺人,积累了一批较优秀的曲目。 折叠天门三棒鼓“三棒鼓”传说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扁鼓,手轮三根小木仗,三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三棒鼓”传入天门,并融入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莲湘,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 折叠基础设施折叠公路天门市境内公路纵横,汉(口)宜(昌)公路、荷沙公路(汉口荷包湖至沙洋)贯穿东西,李(场)毛(咀)公路沟通南北。 岳口汉江公路大桥于年6月18日通车,长荆铁路于年10月18日通车、3年6月20日正式投入营运,天(门)仙(桃)一级公路于5年建成通车,随(州)岳(阳)高速公路和武(汉)荆(门)高速公路分别于7年底和年初通车,8年动工的汉宜高速铁路在天门市仙北开发区设天门南站,这些交通项目的建成使天门连入全国高速公路、铁路网,大大缩短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距离,天门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目前从市区竟陵经汉川至武汉二级公路公里,经天仙一级公路至武汉全程高速公里;全程高速至荆州公里,至宜昌公里,至荆门公里。 折叠铁路高铁长荆铁路运行的武汉至宜昌城际列车停靠天门站,货车在天门站年装卸量近6万吨,发展趋势良好,装卸量逐年增加。长荆铁路东起应城市长江埠,西止荆门市,全长公里,连通京广、汉丹、焦柳铁路,途经天门市、京山县、钟祥市,总投资18.5亿元,属地方合资铁路。设计为单线,国铁Ⅱ级,近期运量为旅客列车3对,货运能力万吨;远期运量为旅客列车6对,货运能力万吨。铁路过境天门长10.49公里,途经天门市皂市镇9个村,在皂市镇西设天门站,其中货站仓储量为30万吨,客站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可容纳人次。该项目98年底动工建设,年10竣工通车。车站距天门城区25公里,距汉宜公路1.2公里,已开通至市区的客运班车。 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铁路在天门仙北开发区设天门南站,预计1年底通车,届时天门将连入时速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网。 铁路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主干线之一的汉天城际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目前处于前期勘测阶段。线路大致沿菏沙公路修建,对于缓解天门市,汉川市近万民众出行,促进武汉城市圈西部,汉江北岸经济区域一体化意义重大,对于天,汉两市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同城化明显。此汉天城际铁路的修建对于汉川市和天门市将有脱胎换骨之效!详见汉天城际铁路百度百科! 折叠水路1、航道情况: 全市通航里程共计.4公里。其中汉江通航里程.2公里,等级4级;汉北河杨峰至严家三湾,通航里程90.6公里,等级6级;皂市河邓李至水陆里,通航里程22公里,等级6级。北支河吕巷至万台通航里程50.6公里,等级7级;南支河程井口至净潭通航里程9公里,等级7级;沉湖及其他干渠23公里,等级7级。内河公里航道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流域面积为平方公里,年降雨量毫米,目前汉北河水流量年平均为23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24米,航道年平均水深1.6米,最大航道水深1.9米。年通航时间8个月(4-12月)。 2、汉江航道养护: 天门管理段面为80公里,上游泽口至下游欧家湾。管理水域共设岸水标座,其中岸标42座,水标座。正常汉江水流量为-立方米/秒,4级航道T级标准通航。 3、港口、码头: 全市现有11个港口,港口岸线长43米,年吞吐量50万吨以上港口1个,20-50万吨港口2个,10-20万吨港口6个,10万吨以下港口2个。内河片现有港口5个(皂市港、竟陵港、卢市港、拖市港、渔薪港),泊位37个,其中T级以上泊位4个,-T级10个,-T级24个。码头岸线总长10米,直立岸壁式码头11座,自然坡式码头26个,装卸机械共61台套,库场面积共平方米。较大的港口是竟陵港和皂市港。汉江现有港口6个(多宝港、张港港、岳口港、彭市港、麻洋港、多祥港),生产性码头39座,泊位49个,其中T级以上泊位29个,-T级10个,T级10个。码头岸线总长28米,直立岸壁式码头14座,自然坡式码头25个,装卸机械共51台套,库场面积共平方米,较大的港口是岳口港,年吞吐量为12万吨。全市水上年进出口货运量约50万吨,进出口货物主要物种是粮食、木材、农副产品、建筑材料、矿产和农资。 4、运力状况: 全市现有各类运输船舶99艘,2.35万总吨,1.1万千瓦,4.37万载货吨;全市共实有乡镇渡口92处,渡船艘,客位,分布在23乡镇。 折叠通讯发射塔6年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万元,新增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门,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03门;新增铜缆主干9线对,铜缆主干容量达到20线对;新增光缆芯公里,其中新增接入网光缆芯公里,新增中继光缆芯公里,光缆总长度达到芯公里;新增ADSL设备端口个,ADSL端口容量达到个;新增LAN端口1个,LAN端口容量达到4个;宽带接入能力覆盖到乡镇以下所有集镇和大部分村组;完成固网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固网彩铃等新业务;完成接入点下沉规划编制工作并启动部分接入点建设,网络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传输环网建设,网络安全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还完成10号、号码百事通等平台建设。 折叠水利全市分为四大水系,即天门河~汉北河水系、天门河~汈汊湖水系、沉湖水系和直排入汉江的小水系。天门河~汉北河流域面积Km2,河长.5Km2。天门河自西北而入,折向东纵贯全境,在万家台北转流入人工开挖的汉北河,形成天门~汉北河水系,是排涝的骨干河道。天门河~汈汊湖水系的天门河自天门防洪闸开始,向东横贯滨湖片,在净潭分成南支、中支注入汈汊湖。天门河在市境内河长35Km,流域面积Km2南支河在市境内河长9Km,流域面积Km2,中支河在市境内河长9.5Km,流域面积Km2。沉湖水系是独立的人工排水体系,总集水面积Km2,其中市境内有Km2,完全依靠沉湖“五七”泵站等沿汉江的泵站将雨涝渍水提排出汉江。直排入汉江水系面积较小,约96。7,主要在汉江干堤沿堤一带,可经彭市闸、麻洋闸、刘家河闸抢排出汉江。 电力简介 天门市供电公司成立于年6月,由原天门县电力局、天门市供电局演变而成,是天门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供电企业。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3年10月企业实行公司化运作后更名为天门市供电公司,公司机关位于竟陵城区钟惺大道。公司供区范围内现有28个乡镇办场、供区面积平方公里、供区人口万、客户总户数户。供区上年全社会供电量为.19万千瓦时,售电量为.2万千瓦时,线损率8.73%,均价.7元/千千瓦时,历史最高负荷为12.7万千瓦。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公司供区内有35KV变电站14座,变压器30台,总容量9.79万KVA;KV变电站4座,变压器6台,总容量17.6万KVA;千伏输电线路5条,长.37千米,35千伏输电线路19条,长.85千米;10千伏配变台,总容量415KVA,线路总条数条,总长度4.08千米。6年,投资5万元的城网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投资万元的城南KV变电站开工建设。全年共改造城区10KV线路17.3km,投资万元改造KV竟陵至岳口送电线路工程15.77km,新架设10KV线路13.9km,改造城区配变12台,容量KVA,新增城区配变38台,容量KVA;改造低压线路14.51km,新增低压线路25.5km,安装电压监测装置23套,改造高压互感器48支,新建光纤95km;投入5万元兴建了从兴隆到竟陵的KV兴竟线,解决了天门电网电源单一的问题。投入2万元为天门KV竟陵变电站新增了一台12万千伏安变压器,突破了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电瓶颈,这两项工程的完工,使天门电网形成了“双线双变”的格局,解决了供电卡口问题。 折叠编辑本段民族宗教天门市有少数民族20个,人口5人,主要分布在岳口、彭市、渔薪、蒋湖等地,其中,回族、壮族、土家族人口较多,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我们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精神,促进了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天门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教俱全,各种大小寺庙84处,有信众3万多人。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宗教事务条例》、湖北省《宗教事务管理暂行规定》,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宗教为天门的改革、发展、稳定作贡献。 折叠传说清朝时候,湖北做官的人很少,据说湖北人太聪明,皇上怕对自己的政权有影响,一直不录用湖北的人,说要用湖北的人做官,除非天上开门。 相传有户姓周的人家,从江西来,周家出了个叫周逊的人,此人胆大过人,便要赶考做大官。 进京前,他对家乡人说:“如果有人问这是什么地方,就说是天门,不归哪个管辖。” 结果周逊成绩名列榜首,皇帝考那些中榜的人说:“你们谁能在这张纸上写下一万个字,并且有十百千万几个数字。”和周逊一起殿试的几人不知道怎么写,周逊大步向前写下:“一至十,十至百,百至千,千至万。”皇帝十分高兴,问他何处人氏,周逊答道:“天门。”皇帝从未听过有这个地方,便问在哪,周逊说:“在湖北之中。”皇帝说:“既在湖北中,则为湖北,为何叫天门呢?”周逊说:“此地原为湖北管,后玉皇大帝显灵,重划地界,就划为天门。”皇帝不信就派人查,结果百姓都说是天门,钦差回京禀报,皇帝便封周逊为“天官”封此地为“天门”。 折叠天门方言1.蛮扎实(=厉害) 2.酣七哈胀(=吃的太猛。太撑) 3.条子(=身材) 4.胯子(=腿,) 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头(=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头tou第三声,) 7.打赤暴(=半裸.赤。chi读二声。) 8.窕挂或窕头/打赤暴窕头(=全裸) 9.浮子(=毛巾抹布等) 10.痴头子(=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笔头子\") 11.打窕挂(下裸) 12.赤暴窕(头)挂(全裸) 13.洗打睡---(洗了睡) 14.打汩泅——(游泳) 15.喜咩鸟(=高兴。非常高兴) 16.死人子(一般指夫妻一方含情地骂对方)有些地方也指死人 17.通龙糊(一通龙湖)(一塌糊涂) 18、真咋:(=今天)门咋:(=明天)错儿(=昨天,错念2声cuo)且儿(=前天,且读第二声) 19.紧走:一直走 20.错到活挪边克打:(非常错误,天门人“河”发“活”音,堤念为“提”,但是是习惯使然,并非不可纠正) 二、聊天常用语 1.怂低、耸过、么事/某家(什么) 2.没得/冒得(=没有。) 3.是(说/雪)的(=表示赞同) 4.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5.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②像/不像样) 6.恁那(=您) 7.肉奶(=柔软-) 8.斗滴/里(li读一声)虎(=里面) 9.通喉/倒哦至/崭楼(=吃饭,楼lou读一声) 10.电水(=墨水) 11撩撇(=痛快) 12.采搞么家/采搞耸过(在干什么) 13.朗搞/枪朗搞(怎么办) 14.窕挂,窕头(赤露上身和赤露下身) 15.打汩泅(游泳) 16.孩子(=鞋子) 17.脑阔(=头) 17、夸白=瞎侃(读be第二声) 18.坛子=丫头 19堂火病=肺结核 20.夹生=形容人不清白(夹读ga二声) 21.指嘎=手指头 22.小滴咔=小不点(咔:kā) 23.晓得/找得倒=清楚 24.挪些=那些 25.你汰地…=你在…(干什么) 26.垮草=有阻碍 27.才一蒙/刚一蒙/才蒙=刚才 28.兜哈=底下 29.枯=1.残忍2.打(人) 30.糊心蛮子=不清楚 31.德的狠=很得意 32.哈是=都是 33.肤皮子=头皮屑 34.活水——喝水 35.默地默气=瞎搞, 36.通龙湖踏哪湖/一踏糊涂 37.岔地(=没有问题,岔三声)随便 38.造业(=可怜) 39.咻(=吸) 40.之吧[助词,增加语气] 41.搞怂滴、搞么事啊/搞某家(=搞么名堂;你想干什么) 42.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43.耍赚(=干练利索) 44..瓢根(=勺子,也算是普通话) 45.通吼,胀黄,展六(吃饭的意思,贬义词类) 46.凹皱(“腌臜”=脏) 撇托=简单 雷追=厉害 黄混=糊涂 歪拐=不讲道理 结梗=不通融 啰念=啰嗦 香赢=便宜 捏皮=挨骂 参扩徐(瞌睡)=打瞌睡 余帖=结束 机取=想念 日白=聊天 斗散放=放鸽子 阔德行=开玩笑 浩水=涉水 糊面=表面 清是八早=清晨 岸些=等一下 凌杠子=冰棱 灰面=面粉 袱子=毛巾 凌品=冰 知蚁子=知了 麻母=金龟子 麻纷子=细雨 盐老许(鼠)=蝙蝠 眼雨=眼泪 把把=大便 崔子=烧水的水壶 煤(“迷”)气,煤(“迷”)里煤(“迷”)气=多指有神经质的人 讨米佬=乞丐 齁包=哮喘病人 热暴头=癞头 邪子=精神病人 阿巴子=老太婆 姑娘=妻子 幺爷=姨母 恩妈=姑妈 油子=混混 堂屋=正厅 举巴子=锅贴(油煎)包子 三、吵架常用语 1.你莫跟老子\"翻\"。(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或:老子枯你两哈地(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4声) 3.你要\"枪哪搞,枪哪方\"?(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4.酣头日脑(=很笨) 6.个板马的,个板马养的(天门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 7.铁护/跳花(=故意地) 8.心里冒得数(=心里没有数。数读\"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②跟老子等倒起...) 9.敲死 (=(找死) 10.鬼款/瞎款(=胡说、乱讲) 11.翻巧3声(=不服气,\"翘\"读1声) 12.掉地大(=出丑、吃亏) 13.掉底子,须眼字。(=丢人) 14.短阳寿=短命 15..应字莫字。(=真是莫名其妙) 16.你算个吊(“鸟”=你算个屁) 17.吊都不吊你(=没把你放在眼里,吊三声) 18..苕/苕气(=傻) 19.半转(=,傻子) 20.散黄了(=完了,形容打蛋时失败) 21.拐打(=糟了) 22.出打拐(=出了事) 23.错拐=出事 24.拐子/鬼打架(=坏人)扛霸子=老大 25.拐家伙(=坏东西) 26.厌气(指对方吵闹个没完,多引申为“讨厌”) 27.讨死人嫌/讨人嫌(=非常讨厌) 28.冒名堂(=形容不真实的) 29.流打鬼/游打鬼(=流氓) 30.鬼打架/日打侠(=混混、不干正事之类的人) 31.日吧弹=(骂人)低能/日吧弹琴=不做好事 32.抛痞(=吹牛) 33.七熏面(=挨训了) 34.吵习骂/先习骂/骂习骂=吵架 欢迎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