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最近武汉合并鄂州的消息又甚嚣尘上。鄂州在人事、公积金方面政策有所变动和调整都会引人浮想联翩。那么关于武鄂同城到底是有的放矢还是空穴来风?今天就此来胡侃一番。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写过光谷为什么要一路向东发展。总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光谷往东发展有土地纵深空间,没有湖泊的天然阻隔,也没有因过去规划带来的遗留问题;另一个是光谷承担的使命并非只是武汉一隅之地,光谷是要带动武汉、鄂州、黄冈、黄石一起协同发展的。目前武汉1+8城市圈在交通层面已经颇有建树,但在产业联动和承接层面,湖北省提出的战略规划是“武鄂黄黄科创大走廊”。这里也就和鄂州紧密相关了。

几乎每年都会各种小道消息传一波武汉、鄂州要合并。造成这种“绯闻”其实与武汉城市格局是高度相关的。整个武汉市的格局大致是南北长、东西窄,如果武汉要扩容,毫无疑问往东边的鄂州或者西边的汉川是首位度最高的。所以鄂州先天上就有“绯闻”的基础。再结合由湖北省规划的“科创大走廊”来说,鄂州拥抱光谷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鄂州市的体量放在全国都算是很小的,多万人口,面积也只有平方公里不到,单纯从这个层面来看武鄂同城也并非是痴人说梦。但是鄂州长江对面的黄冈也曾经和鄂州是有一段往事的。上世纪80年代,鄂州和现在黄冈的城区黄州其实是一个城市的,就如同汉口和武昌的关系。只是后来人为以长江为界,划成了两个城市。

目前鄂州和光谷相拥的桥头堡是葛店。对于葛店,它目前算是鄂州最靓的仔,如果武鄂同城能够实现,那么对葛店无疑是巨大利好的。同时鄂州燕叽也正在建顺丰机场,这也是鄂州拥抱武汉的资本之一。但城市间的合并,真正有话语权和决策权的是中央层面。而对于武汉和鄂州的“绯闻”来说,武汉、鄂州其实都做不了主。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考虑武鄂同城的问题,实际情况并非表面想象到的那么简单。

黄冈是湖北省内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但是背靠大别山,自然条件差,也没有产业支撑,所以黄冈算是一个贫困市。而一江之隔的鄂州是湖北省内人口最少的地级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武汉对省内的虹吸效应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武鄂合并,对鄂州来说是利好,但对鄂州长江对面的黄冈来说就是雪上加霜。黄冈的人口将会加速流出,产业也将更难聚集。顾此失彼的合并显然不是决策者的初衷。

再回过头来看湖北省对光谷向东的规划,依托武汉光谷吸纳高新技术产业,联合鄂州、黄冈、黄石的土地空间和人口来做产业延伸和配套,以此来达到省内协同发展的目的。这一思路无疑是高瞻远瞩的。但放在当下来说,光谷自身都还在夯实产业谋求发展,而且光谷向东发展也并没有遇到土地瓶颈,如果此时带上鄂州其实并无实质意义。

另外,从武汉市层面的规划来说,打造长江主轴才是市里着重推进的。从去年“长江新城”规划被国家发改委驳回便可见一斑。其实也不难理解,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都有相互的合作与竞争,放到城市之间更是如此。光谷发展得好,产业外溢,这未必是武汉市层面愿意看到的。

在这里,提一段光谷和江夏区的往事,江夏区最开始发展的开发区是庙山和藏龙岛,而在光谷屡次扩容之后,如今的庙山和藏龙岛跟光谷之间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光谷再扩容一次,很有可能庙山和藏龙岛就会被光谷收入囊中。如果将来有这一幕,就相当于是江夏种树,光谷乘凉了,这对江夏无疑是不利的。所以现在江夏区产业发展的主轴是郑店,离光谷远一点,才能自己种树自己乘凉。

前面讲光谷和江夏,主要是为了引出光谷和葛店。如果武汉只合并葛店,对武汉固然有利,但对鄂州来说就是噩耗了。如果托管鄂州全市,对有土地有人口的黄冈来说又不利。所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探讨武鄂合并的话,是一发而动全身,并非只是简单的武鄂两城的事而已。

总结来说,对于坊间的各种合并传闻,我个人是持否定意见的。在未来如果走到需要合并这一步,我个人的推测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功能区域的融合,武汉东湖高新和鄂州葛店在经济功能做到融合,行政和户籍依然各自独立。第二种是行政区域直接进行合并,但这必然牵扯到黄冈甚至黄石,这就是整个湖北东部的行政大变动了。

来源:囫囵读书会

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杨叶在线,让杨叶人知道杨叶的事,让外面的人知道杨叶这个地方。

有兴趣的小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80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