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1月8日,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教育部主办的,“中华孝亲敬老十大楷模”表彰活动在京举行,湖北省孝感企业家余汉江与著名英模邱娥国等人一道光荣上榜。

  而10多年前,余汉江是孝感市常务副市长。由官而商而善,余汉江走过了一条传奇之路。

  在记者多次要求下,14日,低调谦和的余汉江在孝感接受了采访,首次向媒体透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惊人一跳:副市长辞官下海

  年8月,孝感市广为街谈巷议的一个话题是:常务副市长余汉江辞官下海了。

  那年,余汉江只有38岁,在孝感市“四大家”领导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且在常务副市长岗位上已历练了两年多。

  余汉江出生于汉川湾潭乡湾潭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6岁初中毕业后从军,5年后转业。面对亲人盼着他养家的热望,他放弃了工作机会,东挪西借到孝感财校一圆读书梦。毕业后,他从银行普通职员干起,一步步做到市建行副行长,直至常务副市长,仕途顺利也不易。

  正值东方风来满眼春时,他却自动放弃副市长职位。有人不解,有人扼腕,有人敬佩。

  谈起当年的决定,余汉江很平淡。“行行出状元,条条蛇咬人。”他说,那几年,身在官场,思想并不安份,自觉个人爱好与能力更适合经商,一直想下海弄潮,却屡屡被组织部门劝阻。

  他认为,当官可为群众办实事,实业亦可助人解困,回报社会。抱着“只要思想境界不变,行行都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投身于房地产业。

  

冷暖巨变:“从前人求我,现在我求人”

  “我的成功创业,与副市长的背景没有多大关系。”

  对副市长下海,社会上难免流传一些猜想:是不是想利用台上编织的关系网,为自己开方便之门,争取优惠政策,逃税漏税捞取好处……余汉江说,靠不正当手段致富是不能长久的,辞官前,他就做好了以一个普通市民身份打拼的思想准备。

  “从前人求我,现在我求人”。创业之初,他尝遍求人的苦头。

  余汉江筹划在南方某地开发一个居民小区,所有手续都办完了,最后按正常程序找某部门负责人签字,可对方就是不给办,也不说明原因。无奈中,余汉江便天天拿张报纸,垫坐在对方上下班的必经之处,一连坐了好几天,弄得“铁石心肠”的对方也不好意思了,这才给办了。有时到部门办事,上班时,人家不理睬,下班后,他还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说好话,一“缠”就是一个星期。

  虽然遇到种种困难,经历了人情冷暖的巨大反差,“但我从没找过有关领导打招呼,写字条。”一关一关,余汉江硬是自己闯了下来。

 

 

沧海横流:从政难,经商亦难

  以前当官时,没少操心,下海创业,凡事都须身体力行,感受又不一样。

  工程开工后,要验收打好的地基桩孔,办法是通过查看桩底的土样,判断是否挖到了“实底”、是否合格。可每个桩孔十几米深,形如煤井,有塌方之险,质监人员不愿下井取样,早已没有了“副市长”之尊的余汉江,顾不得许多,捋起裤管亲自下井查看。98个桩孔的取样工作,都由他一人冒险完成。

  该项目正在进行时,正盛传国家将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为不让千辛万苦争取来的项目泡汤,余汉江吃住都在工地,没日没夜赶进度,一连数月,每天都只休息四五个小时,硬是抢在政策执行前,将项目“煮成熟饭”。工程完工,余汉江就如大病一场,憔悴不堪。就这样,他拼身体、拼速度,拼来了“第一桶金”。

  拼身体倒算不了什么,残酷的市场竞争、方方面面的关系打理,更让他诚惶诚恐,不敢懈怠。因为经营决策稍有不慎,赖以安身立命的企业就有可能陷入困境。

  从政难,经商亦难!余汉江感慨。

  好在企业发展还算顺利,目前,余汉江已在孝感、武汉成功开发了多处房地产,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结茧吐丝:从企业家到慈善家

  生在董永故里,从小受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熏陶,在父母“好人有好报”的言传身教下,余汉江自幼在心灵就播下了善待他人的种子。从政多年,他比常人更多一份责任感,更易懂得“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

  这一切,促使他由一名企业家成为一名慈善家。

  孝敬亲友,他是不遗余力。父亲骨折,他花3万余元买来进口医疗器械给老人接上;姐姐、嫂子先后患恶疾,他共斥资20多万元送医,扶床问诊,伺候汤药,不在话下。他还义务赡养了10多位沾亲带故的老人。

  自年以来,每逢春节,余汉江都携2万元回老家,慰问村里的贫困老人。每年还拿出10多万元,资助多位贫困老人、困难学生。

  他心里还惦记着湾潭乡的一批特殊群体。上世纪60年代初,湾潭乡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一些人因食用生棉籽油,引起“发热病”,失去了生育能力,有的还诱发痴呆、残疾等后遗症。斗转星移,这些人如今成了孤寡老人。余汉江常思忖着如何帮他们一把。

  去年4月,他筹划已久的“福星工程”启动了:捐资69万元,在湾潭乡征地12亩,兴建一所福利院,专门救助这批老人。同时又捐资82万元修路,作为配套工程。现在,首批名老人已高兴入住,一切开销由余汉江承担。

  “对自家老人的孝,是亲孝,是为人的基本道德操守;对社会老人的孝,是博孝,只有移亲孝为博孝,社会才能更和谐。”这是余汉江对孝道的理解。

  

睿智人生:给女儿的临别赠言

  贫不坠志,富不癫狂。余汉江生活朴实,丝毫没有老板的做派,对子女亦要求甚严。

  去年11月,女儿出国留学,余汉江夫妇思前想后,决定不送多余的钱物,惟送一段话,其中有这么一句:人,可能瞬间由贫变富,但不可能瞬间由贱到贵。

  余汉江解释:一个人只要机会好,致富容易,比如中彩票大奖,但不等于思想境界会因此变富有,只有境界提高了,受人尊重,方为之“贵”。由富到贵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发自内心的为社会点滴行善。

  “个人的财产除解决生计外,剩下的应是社会福利的信托资金”。这句来自西方慈善家的名言,常引起余汉江的共鸣。他觉得,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儿孙自有儿孙福”,也用不着为子孙囤积,应多用于有益的地方。

  他的公司取名“宇济”,即寄托着他匡济宇世的理想。

  无论是抗洪救灾、抗击非典,还是修桥补路、拥军爱民,都可看到余汉江火热的心。迄今,他为社会的各类捐赠已突破万元。

  14日下午4时许,与记者告别时,余汉江还要赶着去市老龄办,研究助贫困老人过大年的事。

  从下海之初的不名一文,到如今以种种善举赢得社会的尊重,余汉江感到欣慰。

  

记者手记:“多几个余汉江就好了”

  朴实的余汉江,朴实的话里蕴含着哲理。因为他对人生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了他坚定的济世观。

  “做企业是要有回报的,但做善事是无需回报的。”余汉江说,行善仗义时,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称号。对刚获得的荣誉,他这样理解:捧回一个牌子,增加一面镜子。这只会激励他以牌为镜,时常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得起这个称号,行善不辍。

  “要是多有几个余汉江,晓得几好哟!”这是湾潭乡的老人参观福利院时发出的感慨。

  诚如余汉江所言,只有博孝,社会才能更和谐。遗憾的是,一些人连基本的孝亲都不能做到。

  我们与湾潭乡的老人一样,热切地希望,有更多的余汉江,更多的博孝、博爱涌现,则社会一定和谐得多。

  

链接:做一件两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

  余汉江,男,生于年1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现任湖北宇济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汉江同志当过兵、从过政。曾任建设银行汉川新河支行行长,原孝感市常务副市长。

  年下海经商,从事房地产开发。十几年来,余汉江同志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历经艰辛,经历了从创业到成功从行政官员到知名企业家的发展变化过程。他是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也是一个热心慈善事业的人。

  自年以来,余汉江同志先后为支援部队建设、资助贫困学生、希望工程、抗灾救灾、防治“非典”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达.7万多元。他的爱心奉献得到了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年12月15日,光荣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爱心捐助奖”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接见和表彰。

  余汉江同志的爱心捐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他对贫困学生一往情深。自年至今,他每年捐资1万多元,解决中小学贫困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几年来共捐资7万多元,使近多面临辍学的小孩背上了书包。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先后捐资22万多元帮助大悟、孝昌等地的四所学校,维修扩建校舍,修建学生公用活动场所等,使贫困山区、地区学校硬件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捐资6万元,帮助建起了应城市中心幼儿园。

  他对弱势群体关怀尤佳。年孝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他捐资61万元,帮助弱势群众抗灾救灾。年捐资10万元,帮助战胜特殊“非典”病害。每年年关春节期间,他都回购过年物资慰问下岗职工。年春节慰问,他捐资16万元。汉川湾潭乡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烧热病”形成大批无儿无女的五保户。为了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他出资80多万元,修了五公里多长的水泥路。出资60多万元,征地12亩,兴建一栋主体楼和三栋平方米的平房,可供多名五保老人居住生活的湾潭乡宇济福利院。

  他对解放军有特殊感情。他当过兵,解放军大学校的培养教育永不忘怀。把热爱支持双拥工作作为对解放军热爱的自我表达。年一次性捐款56万元为解放军修路。先后两次捐款20万元购买电视机、书籍等文化用品送给部队。年为部队提供14套经济房,减收各种费用7万多元。年捐资2.8万元,帮消防武警购消防车,改善消防武警工作条件。

  他对其它公益事业的资助也十分慷慨。年至年先后出资30万元,帮助孝南区的三个居委会改善办公用房的条件。孝感市建市五周年纪念活动捐款20万元。向市第二届运动会组委会捐款80万元。孝感市发行《七仙女邮票》活动共捐款17万元,向市书法协会捐款1.18万元。年、年先后捐款2万元为市环卫工人购买工作服。还为市工商联、市汉办等单位捐资48万多元,帮助解决办公用房等方面的困难。

  余汉江同志爱心浇灌之花在孝感土地盛开,余汉江同志慈善奉献事迹广为流传。

  在湖北,他不是首富。在湖北富人圈中,他也不是最有名的,甚至,有关他的公开资料零星稀少,孝感之外几近隐形。就是这样一个人,余汉江却成为了“湖北慈善第一富”。

来源:本文摘录于网络,仅代表原文作者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75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