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故事多,勇挑重担上高坡。 历经无数艰和险,一只脚印一支歌。 自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川市城管执法局两支驻村工作队服从组织安排,从南河到垌冢新华村、新隆村,从汈东施山塔村到分水鲜鱼村播义村,安营扎塞,齐驱并进,以“1+8”为行动指南,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原则,以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埋头苦干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发力、精准服务,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突飞猛进,使4个帮扶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通过了省市考核验收。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起来年,工作队到垌冢新隆村驻村后,发现村委会破旧不堪,办公场所环境较差,党组织活动缺乏,党员疏于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队长周文平向局领导汇报,拔款9万元,按照“有屋子、有牌子、有册子、有桌子、有凳子”的五有标准,对办公大楼进行了维修,并配备电脑、空调及各种办公设施,使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干部议事有地方、党员学习有场所、群众活动有阵地”。党员高义勇感慨不已地说:“我们有娘家了。” 基础设施强起来为找准新华村脱贫突破口,工作队队员挨家挨户走访,召开群众大会10余次、走访群众余人次,与农户促膝谈心,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录入社会扶贫网,并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为五类,找出了水电路等条件简陋是制约整体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也是影响整村脱贫的短板。 他们确立以做大种植荸荠、黄桃基地为基脚,以“五龙河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水产养殖业为支点,以聚力建设新能源光伏发电为杠杆,打造“一主两副”的产业发展格局。 筹措资金万元,修路、修渠,建成全市第一座村级污水集中处理站,发展村级产业黄桃种植基地,实现了光伏发电,每年可收入5.4万元。为新华村捐资1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米的生产路硬化,田间碎石路米,清淤塘堰5口平方米,户户通入户路米等;为解决贫困户的居住安全和村公共服务设施出资元;协助解决村里自来水不通等15件问题,为28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安装了自来水管。 村党支部书记高毛山说:“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做了许多实事好事,为整村脱贫出列奠定了良好基础。” 脏乱差乡村靓起来新华村环境脏乱差一直以来是一个“老大难”,为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他们一方面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卫生整治活动,对贫困户房前屋后及家中进行打扫,同时对村主干道及垃圾堆放处进行清理。 针对3口臭水塘,组织施工队进行了土方回填,并栽上果树、种了花草,美化环境。另一方面邀请了湖北职院的技术团队来村对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方案基本成型;根据春季适合栽种苗木的特点,督导在垌王线公路新华村段两侧进行绿化施工,完成绿化面积平方米,栽种月季、杜鹃花、红叶石楠、红花继木苗3万余株,极大地改善了全村人居环境。 看见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干部高应华无比激动地说:“汉川城管执法局工作队来了之后,我们村变了样,如今,我们拥有了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饮水思源,是工作队给我们带来的实惠。” 村民精神富起来驻鲜鱼村工作队队长董汉平,在走访调查村情民意时了解到群众的一个“微心愿”,就是要有一个娱乐场所,好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于是,他筹措资金2万余元,为村民建设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并为村民购置音箱设备,组织精准扶贫户及村民跳广场舞和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群众体育活动,让村民在热热闹闹的文化活动中充分感受党的温暖,增进感恩意识,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过去,每到晚上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现在有了文化活动场所,大家可以在此健身、跳舞,可开心了,这都是工作队为我们播下的福荫。”村民陈贤物如是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71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