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年汉川新闻热点 百盏路灯点亮村民幸福路 “以前,村内没有照明设施,到了晚上路上漆黑一片,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好了,路灯亮了,做什么都好。”12月20日,夜幕刚降临,汉川市鞍乡喻集村道路两旁的盏全新太阳能路灯依次亮起。路灯下,吃过晚饭的村民或悠闲散步,或三五成群地谈天说地,其乐融融享受乡村“夜生活”。 原来,马鞍乡喻集村是马鞍贫困村之一,地处黄龙湖畔,全村耕地面积41公顷,居民户人。以种粮棉为主兼种荸荠、油桃、香莲等作物,经济收入不高。 近年来,喻集村乘着脱贫攻坚的春风,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工作任务来抓,采取多种举措,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将原汉川师范及周边高岭、低洼的土地集中流转5.4公顷给湖北钰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龙湖生态旅游开发逐项推进,村民在公司务工,带活了地方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通过扶贫工作队和乡扶贫办的努力,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在喻集村落户,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除此外还设置了光伏电站管护员、清扫员等公益岗位;成立的喻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6户贫困户参与,一共吸纳贫困户16人就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年,喻集村实现贫困村整体出列。 自此之后,喻集村从发展滞后的贫困村发展成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举措、村集体经济强劲发展、健身娱乐设施完备的幸福村。 融媒体通讯员李润霞 这个冬天不再冷!贫困户收到了17箱“爱心空投包” 12月17日上午,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包保干部带着17箱“爱心空投包”来到了定点帮扶村——汉川市新堰镇左渡村和三合村,为贫困群众医院干部职工浓浓爱心的衣物。 当天,闻讯赶来的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村委会,精心的挑选适合自己的衣服,以及鞋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医院结对帮扶以来,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许多因病致贫的家庭,享受了许多实惠的医疗政策,大家都特别感谢帮扶干部,希望以后能多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为贫困百姓送去更多的关怀和慰问。”捐赠仪式上,左渡村村支部书记感激地说道。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医院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筹措扶贫物资、资金,多次组织专家医疗团队到村开展大型巡回义诊、健康扶贫送医送药等公益活动;医院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扎在对口帮扶村,进村入户调研走访,为贫困户定制适宜的帮扶措施,切实把扶贫工作的精神和措施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为对口帮扶村送去了关心、关怀和关爱。 融媒体通讯员刘琴邹百灵 “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工作” “我和汉川金莎美容院签订劳务用工合同,以后好好工作,赚钱给爷爷治病。”12月20日,汉川市里潭乡十姓会村建档立卡贫困女孩胡璇脸上,终于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十姓会村胡璇,爷爷身患癌症致贫成为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为了偿还其身患癌症的爷爷诊疗欠下的巨额债务,胡璇的父母从年开始就长年在外务工。为了帮助家里尽快减轻债务,今年初中毕业后,胡璇便一人独自踏上外出务工的路。因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到武汉等许多企业找工碰壁后,心灰意冷的胡璇回到家,整日无所事事。正当她感到茫然的时候,乡人社所负责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访了解情况后,迅速和市人社局就业中心联系,让她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为期半个月的美容班培训。联系好培训班后,乡人社所负责人、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书记一道到胡璇家中,并把她送往汉川川参加美容班培训。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学成后,班老师看到胡璇聪明伶俐,将她推荐到了金莎美容院就业。如今,胡璇不仅有了一技之长,更能帮助家里还债,她越干越有劲。 融媒体通讯员方伟华李伟军 “清四乱”,汉江江堤这个段面大变样 连日来,一场热火朝天的绿色革命在汉江干堤汉川市马鞍乡段打响,如今,堤边砂石堆、停放的趸船、呼啸往来的运砂车都已不见踪影,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 截至12月18日,马鞍乡在汉江干堤压浸台植树多颗,总面积近50余亩,长度近2.3公里。 下一步,该乡将持续强化“清四乱”攻坚工作,持续规范河道管理治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实现马鞍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融媒体通讯员李润霞 汉川“光伏”公益岗助脱贫 “今年6月,村里安排我当保洁员,和我签订了务工合同,一个月有块钱,解决了我们父子俩的后顾之忧。”12月18日,汉川市杨林沟镇共青村贫困户杨金舫激动地说。与杨金舫同时上岗实现脱贫的王小想有着一样的心情,这都得益于汉川市出台的一项“光伏”公益岗助脱贫的政策。 今年以来,为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汉川市加大‘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把公益性岗位与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将光伏发电80%的收益用于设置村级公益性岗位,以公益岗位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取得明显成效。 知悉该项政策的第一时间,汉川市人大办公室驻杨林沟镇共青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行动,为村里的贫困户申报“光伏”公益岗,为杨金舫、王小想、胡赶兵等5名贫困户家庭提供了公益岗位,帮助他们实现脱贫。 寒冬的清晨,雾气朦胧,共青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金舫早早的拿着工具开始清扫村里的文化广场和道路。杨金舫患有胃癌,常年靠药物维持,干不了重活,老伴已离世,40岁的儿子重度精神残疾,父子俩相依为命,生活艰难。他把家里的一部分地流转出去,留下两亩多地作为口粮。虽然有低保兜底,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王小想患有重度高血压,常年靠药物维持,往年在外打工,独自一人生活过得还算宽裕。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上年纪偏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外出务工多次遇阻,收入一下子就没了。“去年在外面打零工,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万把块,今年村里给我安排了保洁员的岗位,加上自己种地的收入,平时打鱼的收入,今年的收入不比去年低。”算起一年来的收入账,王小想满怀感激。 胡赶兵也是“光伏”公益岗位的受益者。3年前,他突然查出患有“脑胶质瘤”,花了大量医药费才保住生命,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胡赶兵的父母年事已高,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生活的重担落到了他妻子一人的肩上,原本富裕的家庭一下子跌入低谷。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及时为胡一家四口办理了低保,今年又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多亏保洁员这个公益性岗位,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个活不重,让我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会尽心把它做好,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胡赶兵激动地说。 “通过设立‘光伏’公益岗,让村里的弱劳动力和不便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增加贫困户的收入,还能方便他们照顾家庭,这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好政策。这些人员上岗后,都非常珍惜机会,村里的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转变,村里更清洁漂亮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谈起“光伏”公益岗,驻村工作队员张鸿斌感触颇深。 融媒体通讯员李伟军 慢工“打磨”五一中心小学教学“双提升” “打磨课”是锻造好课、磨练名师不可缺少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途径之一。汉川市垌塚镇五一中心小学近日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打磨”活动,促进教学活动“双提升”。 青年教师万玉荣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英语课程《PartaLetstryLetstalk》,创设一个个情景,将一个个陌生的单词,一个个重要的句式融入到轻松活泼的游戏、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生广泛参与,用英语进充分表达和交流,展现了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二年级语文老师向杰执教的《狐假虎威》,紧紧围绕该单元的语文要素,设置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和读写训练中学习,既有参与的乐趣,又收获了知识。两堂课都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活动充分,学生学习风貌好,小组合作落到实处,教学效果良好。随后,执教老师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思路。听课教师从不同方面给授课教师提出了诚恳、细致的点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垌塚镇五一中心小学积极推行“”活力课堂建设,“1”即课堂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3”即课前要备好“教案、学案、练案”三个预设案,“4”即组建四人一组的合作学习小组,“5”即教学环节为“导、学、展、练、评”五个基本步骤。课堂上的“活”就是要求教师灵活使用教材、灵活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的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力;课堂上的“力”就是要发挥学科知识和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增强学生的生长力。“活力课堂”的推行,让学校教学效益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也多次荣获“汉川市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称号。 融媒体通讯员王安明 光明村前景光明 “扶贫工作队帮了我们大忙,村里有苗圃基地,桥修了,路宽了,路灯了,村容村貌大大改变了,拔掉了我们多少辈人的穷根。”12月18日,汉川市西江乡光明村村民张建平提起扶贫工作队带来的变化,他感触很深。 西江乡光明村是汉川市落后的贫困村之一,全村户人,贫困户6户6人。年初,汉川市水利和湖泊局进驻后,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多举措精准造血帮扶,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及收入水平。截至目前,光明村基础设施改造完成,村集体年收入由当年的负债增长至10多万元。 精选产业开启致富“发动机”。扶贫中,工作队发现,光明村是纯农业村,村民种植棉花、大豆、水稻等传统作物,村民经济获益不多,村集体负债。工作队经与村里讨论决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变短期的“输血”为长期的“造血”,投入资金17.8万元,流转土地30亩建苗圃基地,种植栾树株、红叶石兰株,并基地林下套种西瓜。基地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廖端阳等3户贫困户打工,每年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多元。第二年,苗圃基地初见效益,纯收入6万多元,加上村光伏项目收益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光明”根基。年,工作队争取资金90万元,建设便桥3座,疏浚渠道2.42公里,新建泵站2座,铺设碎石路4.8公里,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让村民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随后,工作队又筹集资金5万多元安装路灯74盏,照亮村民出行路。筹集资金7万多元,改装泵站电线,架设电杆20多根,有效解决多亩农田灌溉问题。 桩桩实事、件件好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里,让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年,光明村整村脱贫。 “我们将坚持脱贫不脱帮,持续在抓党建、强基层,防返贫、促提升上下功夫,日益完善脱贫长效机制,把乡亲们扶上马再送一程,给光明村送去了光明的未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加速前行。”90后的扶贫工作队长赵奥琪信心满满。 融媒体通讯员赵奥琪李志刚 赴大悟,用“红色引擎”助推医保工作 为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情怀,体会红军光荣伟大的革命历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12月18日,汉川市医疗保障局组织全体党员赴大悟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在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党总支书记吴小帆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革命烈士塑像前宣誓,洪亮的声音响贯纪念馆大堂。“在这个地方宣誓,与平时在党员活动室宣誓感觉不一样,更深入内心,在烈士面前宣誓,更有庄严感,也对自己更有鞭策感。”宣誓结束后,一党员激动地说。 为进一步了解史实,当天下午,党员们来到了宣化店镇中原突围纪念馆。在湖北会馆里,他们参观了周恩来、李先念与美蒋谈判的旧址,为我党与敌人的斗智斗勇点赞!随后,透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一幕幕生动影像,通过讲解员的引领和讲解,了解到中原突围的历史过程和意义。 通过这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党员们纷纷表示收益匪浅,深刻领悟了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增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缅怀之感转化为踏实工作、不断进取的“营养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医保部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融媒体通讯员曹利华 汉川网接收汉川各类民生基础设施信息 但是很多网友不知道怎么发给我们 扫描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