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牵手·脱贫攻坚孝感故事 01汉川市马口镇英山村廖明新一家人,由于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智力障碍,在精准扶贫开展之前,日子过得一团糟。一家三口窝在一间旧瓦屋里,因为缺乏收捡料理而形同贫民窟,过日子仅靠政府的救济款和老母亲菜园里的一点蔬菜度日。 马口镇是湖北省闻名的工业大镇,一千七百多人口的英山村,绝大部分村民已脱离农耕,或创办企业,或到企业上班。周边规模以上的企业有十几家,小村容纳外来人口八千人,村路已变为街道,人们早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廖明新的低矮小屋,蜷缩在鳞次栉比的各式楼房中,似乎被这片莺歌燕舞的天地遗忘了。 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出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时,强调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精准扶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困难群众”。总书记明确指示要让这些群众做到“两不愁、三保障”。挂职英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镇干部金国胜,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任马口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口镇规模以上企业就有六十余家,涵盖纺织、服装、食品、电线电缆、玩具制造等十几个门类,光是土地、环保、用工、贷款等日常事务的协调就忙得不可开交。年春,金国胜骑车来到英山村,向村党支部书记余选财询问扶贫脱贫的情况。余选财拿出一摞扶贫资料和报表,笑呵呵地说,金主任,我们英山村扶贫脱贫没问题,十三户贫困户该享受的政策照顾全部落实到位了。 金国胜把目光聚焦到廖明新一栏。这一家低保共元,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全都办妥,每年一千元教育补助及用电补贴也落实到账。应该说,村里对廖明新一家的扶贫工作做得无可挑剔。可是金国胜不放心,拉了余选财和几个村干部来到廖明新家。 廖明新生于年,出生时可能是因某次治病时用错了药或者用错了剂量,智力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虽说不傻,但反应迟钝,一种起码的生活技能都需要反复地训练,比如说穿衣、系裤带、捏筷子、盛饭舀汤等等。父母亲四处求医,终究回天无力。那天廖明新见到余选财领了一班陌生人来到家里,躲闪不及,只好硬梆梆地低着头立在那里,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可怜兮兮地等着大人教训。妻子杨霞听到有人来了,慌忙从被窝中起来,蓬头垢面地躲开了。床上还有一个应该去上学却赖在家里的小女孩。再看这个杂乱的屋子,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脏乱不堪不说,摆放得也是杂乱无章。屋角里飘出的腥臊味、霉变味浓烈刺鼻。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金国胜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在场的村干部。此刻,他想起了总书记提出的对困难群众帮扶的具体要求。是的,村“两委”将扶贫政策都落实得很好,但从廖明新见人就躲闪、妻子杨霞活得很窘迫、孩子的义务教育只显示在学校花名册上的实情来看,这一家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中,特别是精神层面上的贫困。他们没有自信,缺少欢乐,生活无序,更谈不上“有尊严地活着”,离扶贫工作的“真扶贫,扶真贫”还有很大的差距。 金国胜将这些想法与余选财和村“两委”的干部说了,余选财切切实实感到了工作的差距和短板。真扶贫就不能满足于报表的好看,要扶志扶智,让他们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让他们生活得有精气神。余选财对金国胜说,金主任,我们知道该怎样帮助廖明新脱贫了。英山村是富裕了,但只要有一个村民没有真正脱贫,整个村都没面子,不光彩! 那天,他们在村委会商讨解决廖明新家的脱贫问题一直到深夜。 02英山村党支部、村委会那一晚的扶贫会,可能没有正式的记录,也没有形成文件样式的决议,但金国胜和余选财第二天就开始行动了。余选财首先找到了廖明新的哥哥,用商量的口气说,你看党和政府都在全力帮扶你二弟一家,但是他家的境况仍不如人意。你看你住的这栋二层楼的祖屋,是不是匀一层给你二弟住?住安稳了,生活才会有个好开头。 廖明新的哥哥说,支书大叔,这几年您和村干部对我二弟的帮扶我都看在眼里,要是村里给我一块宅基地,我另起新屋,老屋全让给老二。 余选财一听心头一热,觉得到底是骨肉情深。他和村委会的干部反复商议,又进行了实地勘查,决定将一块废弃的老宅基地划给廖明新大哥,还全力帮忙办妥各项手续,马不停蹄地帮忙备材料、找工匠张罗开工。余选财的老婆说,自家做房子也没见他这样上心费力。半年后,廖明新哥哥的一栋新式大平房做好了,乔迁时,余选财随了份子去恭喜祝贺,然后村里出资将那栋二层旧楼粉刷一新,让廖明新一家高高兴兴搬了进去。廖明新的妻子杨霞搬进小楼房时,脸上挂满了笑容。 与此同时,金国胜在四处寻找适合廖明新的工作。 几年前,廖明新曾被人带到大都市做洗车工,不分寒暑辛苦劳作,一月也只有千元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他本人的生计。因为反应迟钝,廖明新没少受呵斥少看白眼。金国胜虽说和镇上的上百家企业老板都熟络,但要找到适合廖明新的工种还真不容易。思来想去,他最后把目光盯在了千百卉园艺这家公司。 这是一家栽培花卉、培育景观苗木的企业,由于工作关系,金国胜和公司的老总们都很熟。他觉得让廖明新做浇水、栽苗的工作还是适合的。金国胜首先找到廖明新,说是让他走出村子去上班,廖明新听了却耷拉着头一言不发。 金国胜问他,是不是担心不会干? 廖明新点头。 金国胜说,我让他们教你。 廖明新还是不吭气。 金国胜又问,是不是怕別人笑话你?欺负你? 廖明新点头。 金国胜说,他们都是邻里乡亲,不会欺负你的。谁敢欺负你,告诉金叔。 廖明新这才点头答应。 金国胜赶紧到千百卉园艺公司,找到了负责日常管理的总经理吴水坤。吴水坤在创办这家公司时,金国胜前前后后没少帮他张罗。都是老熟人,无需寒暄客套,金国胜单刀直入说明来意,吴水坤爽快地说,扶贫帮困我们公司责无旁贷,金主任把人领来就是了。金国胜却一脸严肃地说:廖明新虽然有点笨,但身强力壮,心眼实诚,你要把他和其他职工一样看待,别人有的福利待遇一样不准少。第二,不许有人歧视他。第三……吴水坤笑着说,好了好了,金大主任,我就把他当你的亲侄子看行不? 金国胜不客气地说,你还真得把他看成我们的亲侄子! 就这样,廖明新成了千百卉园艺公司的合同制工人。 杨霞和廖明新是同病相怜的患难夫妻,做女孩的时候也有过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然而,轻度智障使她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作为女人应该有的花红柳绿的梦似乎都不属于她。慢慢地,她把自己和这火热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蜷缩在自己破烂的家中,等着靠着政府的救济。 金国胜在盘算:马口镇这么多工厂企业,应该有适合杨霞的工作,如果他们家夫妻两人都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这家人的生活就会发生云泥之变。习总书记多次告诫各级领导:“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让杨霞上班,就是要“激发内生动力”。金国胜找到博奥纺织公司的老总吴克文,吴总本来就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热心扶贫济困的企业家,每年向扶贫专项基金捐资都是第一个。说到杨霞上班的事,吴克文毫不含糊,在办理了用工合同手续后,吴总特意安排了一名有爱心又有耐心的老工人做杨霞的师傅。杨霞,这个做梦都想和别的女人一样凭自己的劳动收入买自己喜欢的新衣的乡村弱女,成了博奥纺织公司一名正式的络筒工! 就在金国胜帮助廖明新夫妇寻找就业门路的同时,支书余选财几次三番来到英山小学。他要弄清楚廖明新的女儿廖雅婷的学习情况。余选财了解到,由于遗传的因素,小雅婷的学习存在很大困难,久而久之对这个孩子的管束就处在一种半放任自流的状态。余选财是一个喜欢直来直去的人,他找到校长和班主任老师,请求他们用教十个孩子的精力去教小雅婷。上学要督促,不能让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写作业要“开小灶”辅导。余选财说,我只要求你们让孩子听得懂、跟得上趟就行,这孩子不傻不痴,完不成义务教育我找你们算账! 余选财这种特有的工作方式还真凑效,小雅婷能按时上学了,能按时交作业了,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放学特别开心快乐。 对于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扶贫的党员干部:“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金国胜、余选财所做的工作,正是践行总书记指示的自觉行为。 03廖明新家距千百卉园艺公司有五里路,上班这一天,余选财找到廖明新的姐夫,要求他按时接送廖明新上下班。一个星期后,廖明新对姐夫说不用送了,他自己知道怎么走。一大早,廖明新怕迟到,天刚亮就往公司走,结果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早到了他也不歇着,按部就班地给苗圃浇水,给苗地挖沟。余选财却不放心,在他后面悄悄跟着,又看他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做着自己份内的工作,心里就踏实了。廖明新有了空闲,就到处找别的活干,比如扫地倒垃圾之类,要是有哪个师傅喊他搭把手,他都会高兴地答应。 公司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吴峰是廖明新的领班师傅,金国胜对吴经理说,他每天的活不足量,你要教他学会剪枝、插苗一类的技术活,学会了,他对工作和生活会更有自信。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掌握这些技术也不难,但廖明新却学得异常刻苦。廖明新终于能和其他师傅一样剪枝修叶插苗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平时一言不发的他,也能主动和师傅们交流了。廖明新把公司的事看得特别重要,每天两顿饭吃在公司食堂,师傅们因为他憨厚肯干,也都在生活上尽量照顾他。公司让他下雨天就不去上班,可他转悠一溜后还是到了公司门口。因为他的踏实肯干,公司给他涨了两次工资,年底还和别的工人一样有一千元的奖金。 杨霞说话办事比廖明新活泛一些,不到一个月就成了一名熟练的络筒工。有了固定收入,杨霞特别高兴,能到街上给自己和女儿买新衣了,花的是自己的工资,杨霞感觉特别开心满足。金国胜却有一丝担心,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他怕杨霞在厂里受欺负,几次去找吴克文了解情况。吴克文说,金主任放心,谁敢欺负杨霞,我就教训她!杨霞的领班师傅也在各方面护着她,加上杨霞肯干吃得苦,又从不惹是生非,整天欢欢喜喜的,大家都乐意照顾她。除了工作上的技术要领,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也一桩桩地点拨她,使她真正融入到这个温暖的大集体。 现在,廖明新一家的月收入近六千元,加上各项专项扶贫,医疗、教育、社保都有保障,不仅实现了脫贫,而且有了一小笔存款。女儿的功课一直处于中游,马上就要读六年级了。廖明新和杨霞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和甜蜜。年11月,孝感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授予廖明新“我脫贫,我光荣”示范户的光荣称号。在这份光荣的背后,分明闪现着一群平凡人的身影:马口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驻英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金国胜,英山村党支部书记余选财,他们是新时代忠诚的共产党员、村民群众的贴心人。还有坚守本朴、乐于助人的千百卉园艺公司和博奥纺织公司的老总们……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我们:“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廖明新一家在扶贫前后的生活所发生的云泥之变,真实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深刻内涵。当千千万万个廖明新从贫困线上走出来的时候,就是党的阳光温暖每一寸土地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梦就会曙光初露,无限美好。 作者:龚义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61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