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1月13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出炉,今明两年,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再创新高,计划完成总投资亿元,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万。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省四个重大“补短板”工程之一,涵盖“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对土地整理、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电力设施、土壤培肥、林网配套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农业农村部下达给我省万亩建设任务,建成后粮食综合产能每亩可提高公斤。

今年,我省实施了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今冬明春要按照既定目标,抢抓建设进度,力争鄂北工程年底实现通水。重点易涝地区12处泵站、五大湖泊湖堤加固、入江主要支流治理、座小型水库加固等水利补短板任务,确保年底如期实现结账。

到年,我省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

好地才能产好粮

汉川沉湖万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笔直的机耕路四通八达,农用机械可直接开进田间,这样的标准化高效农田,在荆楚大地越来越多。

我省素有“中部粮仓”之称,连续6年粮食产量稳定在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湖北贡献”。尽管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基础薄弱,多数排灌设施带病运行,中低产田普遍居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摆脱。

好地才能产出好粮。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冬春农田基本建设的重头戏,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关键举措。

4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集中连片推进,力争到年,我省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建成后,亩均粮食综合产能可提高公斤。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负责人介绍,按照高标准农田每亩旱涝保收0斤粮食测算,如期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可保障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缺什么,补什么。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非一刀切,而是对照“高标准”要求,或整治塘堰、或改造沟渠、或新建泵站,因地制宜,全面提档升级。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的实际,将通过纳入财政预算、统筹使用资金、争取中央和省奖励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等多元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县市区、特别是产粮大县的资金难题。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各地探索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对承担保护任务的农户给予奖补,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为高质量完成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我省出台评价激励办法,对得分靠前的8个县、综合排名提升最多的2个县给予奖励,对完成任务不好的县市区,要问责追责。

(来源:湖北日报)

热文推荐

· 湖北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进制造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省林业局:做好生态“加法”让长江两岸应绿尽绿

· 湖北出台环保领域首个省级有奖举报制度举报固废环境违法最高奖5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58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