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2月28日,汉川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并明确,年,汉川市将奋力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汉川市委书记李先乔主持会议

汉川市长黄建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汉川市聚焦产业、城市、乡村、社会、民生等五个方面高质量发展,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基础不断稳固,发展保障不断完善,为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年

该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增长8.5%;

完成财政总收入40.4亿元,可比增长10.2%,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收入25.6亿元,可比增长8.6%;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完成外贸出口额3.6亿美元,增长16.5%。

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个,实现合同引资额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增长34%。

再次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成功进入全省一类县市区十强;再次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

围绕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目标

汉川都有哪些大手笔、实举措呢?

我们通过10个关键词

来了解一下

关键词1:产业发展规划

1

修编完善区域产业规划、专项产业规划和产业园区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使工业项目向开发区、仙女山、金鼓城、福星、马庙、分水等园区集中,马鞍乡及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不再落户工业项目。

关键词2:产业转型升级

1

持续推进“六大产业”提升计划,加快传统产业向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转型,确保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力争“个转企”50家、“小进规”3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隐形冠军”企业5家以上,新增外贸企业10家。关键词3:“两资一促”

1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大武汉、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确保全年招商引资总额亿元以上,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20个以上。积极谋划一批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短板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确保对上竞争性争资增长10%以上。抓好“三区”拉练、“四看四比”、“五化”管理,积极推动年新签约的个招商项目开工建设、如期投产。关键词4:产业融合发展

1

支持际华、鱼鹤制衣、安心智能等重点企业扩大军民合作范围,建设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高标准推进汈汊湖生态修复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快建设中辉汉江古城、黄龙湖国际生态城、南河古渡、金凤湖旅游度假区、金河岛国际康养小镇、汉水湾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新建农旅融合示范线3条、示范点5个。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限上商贸企业30家。关键词5:优化营商环境

1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一窗通办”试点,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减环节、再造流程、再降成本。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活动,“一企一策”解决好企业反映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大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着力保障项目用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关键词6: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1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产业扶贫、“扶志与扶智”,落实好贫困人口基本需求、收入来源,不断提高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强化健康、教育、住房等政策性兜底保障措施。全面完成汈汊湖“三退”工作和截流渠、洪西渠、联合渠等重点黑臭水体治理,按期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确保两个国控断面地表水质达标。加强大气污染源治理,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7%以上,PM2.5、PM10分别同比下降5%左右。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高利放贷,加强对P2P网贷、企业债务、民间借贷等领域的风险排查和监测处置,积极创建“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抓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确保债务风险稳定保持在绿色等级。关键词7: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1

制定出台《汉川市城市更新改造实施办法》,全面系统实施汉江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和涵闸河综合整治二期、泵站河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10个老旧小区和15条背街小巷改造。大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积极争取武西高铁、沿江高铁“两站合一”,规划建设“高铁小镇”,积极稳妥推进汉川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汉川综合港、孝汉应高速汉川段、武天高速汉川段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S城区至马口段、高榔线至汉蔡快线连接线等城镇道路升级改造,提档升级农村公路8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50座。新增公共停车场5个以上。新增60台纯电动公交车。建设5G基站50个。加强市容市貌管理,重点整治违规设立户外广告、立面随意改造、占道经营等行为。出台小区综合管理办法,有效提升小区管理水平。高标准启动“静脉产业园”项目建设,彻底解决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农林废弃物等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关键词8: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

坚持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巩固粮食产能在11亿斤以上。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确保生猪出栏70万头以上。建设荷沙钱、新北线蔬菜示范基地。新增虾稻共作和渔稻综合种养面积1万亩;新增汉川优质稻、水产、畜禽等“三品一标”6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以上。打造汉江沿线生态防护林示范带,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着力建设马北线美丽乡村示范带。积极争创沉湖镇国家级特色小镇。统筹抓好农村“双治”、“厕所革命”、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个乡镇6.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汉江和汉北河综合治理、大沙二站、万福低闸等重点项目,完成水利投资2.8亿元左右。加快襄北水厂项目建设,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优质、高效。优化农村电网布局,确保千伏窑新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扩建千伏曹家河变电站,新建千伏涵闸河和闽港输变电工程。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50家、专业合作社30家。积极推进“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技人才人次以上。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全面提升“三农”抗风险能力。依法从严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坚决清除乡村毒瘤,净化社会风气。关键词9:保障改善民生开展集团式办学试点,有序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实施学校标准化、信息化改造。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城北小学项目,积极推进中职学校搬迁,确保新汉川二中、汉川市外国语学校建成开学。努力打造汉江文化、湖乡文化、传统文化等文化品牌,建设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示范区。开放“图文博”新三馆,加强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阵地建设,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场次以上。充分挖掘汉川善书、马口陶、福星楚剧、杨林乌壶等文化资源,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全民健康信息云平台。着力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开工建设新妇幼保健院。抓好职业病、血吸虫病、重大疾病防控,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争创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抓好退役军人安置,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建设社会居家养老中心8所、区域性养老机构6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建设留守儿童之家8家。加强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开建保障性住房不低于套,实施仙女山、马口、汈东片区棚户区改造不低于套。完成住房公积金扩面人以上,新增归集资金4亿元以上。关键词10: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深化平安汉川建设,纵深掘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全民禁毒,有效提升“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

开通“”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健全“1+5+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稳妥化解信访问题,着力提升市民素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全面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落实“一责双卡”安全管理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加强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孝感日报王峰刘定旭陈智

制作:何雅琦

审核:王峰

出品:孝感日报社汉川全媒体工作站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51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