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明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一方面可以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正气;另一方面又可以治疗虚寒性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防病治病的作用。“三伏天”既是慢性病的缓解期,也是防治慢性病的黄金期,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治疗,可未雨绸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三伏养生”内容丰富,不只有传统的“三伏贴”,还有“三伏灸”、“督脉灸”、“三伏针”、“三伏蜡疗”、“三伏罐法”等,无论何种三伏治疗,辨别体质、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是“三伏养生”的关键,否则会达不到“三伏养生”的真正效果。医院国医堂通过中医四诊为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体质类型制定适合您的“三伏养生”治疗方案。

五运六气释义

岁运:火运太过

司天:太阳寒水

在泉:太阴湿土

戊戌年,三伏时间正值三之气与四之气的期间。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厥阴风木;今年冬季时间在六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阴湿土。因此今年的“三伏养生及冬病夏治”,治宜祛寒通阳、和中健脾、除湿清热、养心益肺。

作用机理

“冬病”是特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阳气不足,又值冬季严寒,以致正气不能抵抗外邪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鼻炎、关节冷痛、体虚感冒、慢性泄泻、虚寒性痛经等。“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与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络等,一方面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另一方面祛除机体阴寒之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病”的目的。

适应病症

★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胃肠病(胃食管返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等。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等。

★循环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五官科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

★儿科疾病:消化不良,厌食症,遗尿症,体虚易感冒等。

★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肩周炎等。

★亚健康及中医预防保健。

治疗方法

中药内调是在三伏天阳气最旺之时,中医师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以患者的体质为基础运用中药进行调理,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正气充足的目的。

三伏贴即中药穴位贴敷,是将一些具有温经散寒的中药经过特殊方法制成敷贴,贴敷于人体特殊穴位,通过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病所,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伏灸通过艾灸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具有调和阴阳、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防病保健,强身益寿的作用。

冬病夏治特色方

医院国医堂精选药物配方,采用一病一药方,一病一套穴位,治疗更专业、更有效;并有中医专家为您进行体质辨识,针对体质类型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号方(哮喘方):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反复感冒、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二号方(颈腰方):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号方(小儿方):用于治疗小儿体虚易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脾胃虚弱等。

四号方(妇科方):用于治疗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白带量多等。

五号方(体虚方):用于治疗体虚免疫力低下、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肠炎等。

药物穴位贴敷禁忌症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及阴虚火旺之人。

年三伏贴时间表

药物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1、药物贴敷时间为3-4小时(小儿应控制在1-2小时)。但请注意,在2-3小时内,如果出现贴敷部位辣、热、痛、痒、麻等异常感觉,则不必贴满4个小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取下药贴。

2、若贴敷部位出现红、肿、辣、热、痛、痒、麻等不必惊慌,一般属药物正常反应,勿须做特殊处理,若局部皮肤反应强烈,可第二天到我科处理。

3、穴位贴敷后,请保持该区域的干燥清洁,防止一切原因引起的皮肤破损。

4、贴敷治疗期间应避风寒、冷水,忌食生冷腥辣等刺激性食物。

曾进军

赞赏

长按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27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