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有趣/有品/有心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上周,汉川召开了全市三级干部大会,这是总结过去、部署未来的一场大会,更是深入贯彻十九大和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的一个集结令。 市委书记李先乔在会上作了《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汉川拼搏赶超发展新局面》的报告。报告中说: 汉川的发展走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以守维成则成难继,因创兴业则业自达。我们必须把握省委提出的重大机遇叠加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进一步谋划汉川未来发展战略,借势借智借力发展、加油加快加速发展,实现拼搏赶超、换道超越,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曰新。”新时代发展赋予了汉川人干事创业、大展身手的好机遇、好舞台。狠抓落实,时刻保持奋斗者的品质,更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铿锵跫音。 从今天起,《看汉川》将分五期,摘选市委书记李先乔的报告。让我们从李书记的报告中汲取振兴汉川的动力,一起舞动如椽巨笔,奋力绘就精彩,以年的良好开局,为汉川的未来奠定坚实的跨越发展基础。 汉川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 实施依托武汉、“一江两带”、促进西部三大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孝感首位度、勇当湖北排头兵、争创全国先进县,力争早日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这一战略目标对接了中央、省、孝感市的部署要求,顺应了汉川的发展趋势,符合汉川当前发展实际。我们要按照这一战略目标定位,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以创新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坚韧的毅力、超凡的举措,努力实现汉川拼搏赶超发展。 推进“三个对接”提速依托武汉发展 推进交通对接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依托武汉发展,既是历史经验,又是未来机遇。要铁、公、水“三路齐进”,改善通道,互联互通,形成连接武汉半小时的通勤圈。铁路方面,抓紧武西直通线、沿江(武天荆)高铁、武天城铁等线网的跟踪衔接,抓紧做好对接武汉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汉蔡快线、索高旅游公路建设,积极争取汉川城区至汉蔡高速索河出口快速通道、分水至北河出口一级公路纳入省“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配合做好武天公路线网规划,抓好与东西湖新沟、蔡甸城区公交线路规划接驳。水路方面,抓紧规划建设汉川港区综合码头(4个吨级泊位),拓展我市水运交通。 推进产业对接 依托武汉,产业是基础。要充分发挥与武汉区位相邻的优势,积极对接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经济区,主动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园中园”、“托管园”等合作平台,实行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努力构建总部在武汉、基地在汉川,研发在武汉、生产在汉川,产品在武汉、配套在汉川的产业发展格局。要抓住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产业转移、汉阳四台工业园整体外迁的机遇,积极引进一批食品、服装、电子、建材等产业项目。依托汉正服装城、浙商产业园、北河工业园、裕华工业园良好的配套优势,大力吸引武汉服装企业扎堆汉川发展,不断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度。鼓励包装产业与武汉企业配套,积极拓展新市场。推进马口光通信企业与武汉邮科院、烽火、长飞等院校和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不断壮大产业集群。积极与武汉经开区对接合作,发展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 推进文旅对接 要充分发挥武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开展柔性引智,创建孵化平台,推进产学研对接,打造一批院士工作站、大学生实践基地和智力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与在汉央企、省属国企、知名民企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资引智引才。同时,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与武汉相应机构开展技术资本合作,提升我市社会事业发展层次。要抓好一批农旅融合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一江”(汉江)、“两河”(涵闸河、泵站河)、“五湖”(天屿湖、黄龙湖、汈汊湖、东西汊湖、老观湖)综合整治和生态工程建设;发挥汉川“鱼米之乡”优势,叫响“吃在汉川”品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延长加粗生态旅游产业链,打造武汉市民休闲旅游的目的地、后花园。 坚持“三个融合”推动“一江两带”发展 坚持生态融合发展 汉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目前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充分挖掘汉江资源优势,策划争取一批产业发展、水利堤防、交通航运、航道疏浚、棚户区改造等政策项目。要主打生态牌,做足水文章,加强环保治理,推进清洁生产,促进经济与生态有机融合,打造沿汉江连绵发展的生态经济带。今年汉蔡快线、汉江特大桥将通车,要积极谋划推动主城跨江发展,规划建设汉江新城,形成“一江两岸”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 主要是以“两带”(荷沙、刘北两条公路沿线经济带)为重点,合理布局工业集聚区,推进工业向“两带”聚集,企业向园区集中。目前“两带”聚集了我市90%的工业企业,贡献了95%的工业总产值。要树立“大园区”的理念,按照“规划打通、园区分工、飞地共融”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全市形成“两区五园”发展格局。“两区”,即市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服装、包装、建材等产业)、福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金属制品、生物医药、智慧农业、大宗物流等产业);“五园”,即马庙纺织工业园(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印染、光通信等产业)、北河服装产业园(重点发展服装、农旅融合等产业)、金鼓城产业园(重点发展家居、服装、鞋帽、电商物流等产业)、城南工业园(重点发展童车、糖果、商贸物流等产业)、分水工业园(重点发展医用包装、清洁能源等产业)。要完善园区规划,促进多规合一,使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互衔接。“两区五园”不局限于某一个乡镇区域界限,实行统一规划布局,进行合理产业分工,适当差异化发展。周边乡镇发展工业要向“两区五园”聚集,发展“飞地经济”。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 城市发展需要产业作支撑,产业发展也需要城市功能相配套。要按照园区产业与城镇功能配套同步发展的要求,推进产城一体发展、园区镇区融合发展、二三产业相融发展,促进产、城、人、文相得益彰,构建一个园区一座城、“两带”发展作支撑的格局。通过“两带”辐射效应,带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上,要着力提档升级,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发展承载力。推进G国道城区段、霍城大道升级改造,实施拥军路、文化路、北桥路刷黑工程,启动平章大道全线建设,加快推进涵闸河二期综合整治、汉江片区棚户区改造等市政工程项目,加大停车场、菜市场等公益设施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孝感至汉川高速公路、荷沙复线回龙至田二河段、江汉平原货运铁路连接线、福里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打通城区、开发区断头路,改造升级背街小巷,畅通城市路网;要持续巩固“四城同创”成果,深化探索“多管合一”综合执法模式,打造“川城铁骑”品牌,让城市更加靓丽有序。 着力“三个倾斜”实施促进西部发展 工作力量倾斜 促进西部发展首要的是提振信心。市委、市政府将从领导力量摆布、干部资源整合、农村改革试点等方面向西部乡镇倾斜,增强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西部乡镇干部群众要自我加压、负重拼搏、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生动局面。 生产要素倾斜 在集镇建设改造、劳动力培训、涉农资金整合等方面向西部乡镇倾斜。支持西部乡镇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土地整治,实施迁村腾地和土地流转,盘活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鼓励西部乡镇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旅融合产业,在工业上鼓励发展“飞地经济”,不断增强乡镇工业和财政实力。 社会事业倾斜 坚持补短板、固底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善等向西部乡镇倾斜。支持西部乡镇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 三大战略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方向标和路线图。要着力抓好三大战略工作任务的细化分解,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三大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职能,积极主动作为,确保汉川发展战略举措落实落地。 长按识别 观看“汉川市三级干部大会”直播回放 ——节选自《李先乔同志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未完待续) 编辑/小看 推荐阅读 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召开吹响新一年赶超发展号角! 向先进看齐!这些集体和个人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受表彰! 汉 川 电 视 台 汉川富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公众平台 看汉川 知汉川 微天下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mj/19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