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汉川共建城市文明

与道德牵手与和谐同行

驰援!医院爱心物资运往河南

7月中旬以来,极端强降雨奇袭河南,郑州等城市遭遇特大水灾。河南防汛应急响应已提升至Ⅰ级,国家防总已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人心,救援行动迫在眉睫。得知河南洪水灾情,7月22日,医院通过武汉理享佳青少年公益基金会,第一时间向河南转赠救援物资,包括床垫、棉被、毛毯、雨鞋等物资,驰援受灾群众。

年初,疫情肆虐,医院作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勇担使命,迎难而上,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医院面临医疗物资、后勤物资、信息物资等紧缺的困难,社会各界爱心医院施以慷慨援手,为医院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次爱心接力,是一种爱的延续,让全国人民的爱凝聚一起,帮助河南渡过难关。

来源:通讯员李娟叶魏淇

孝感市领导调研汉川“两带协同”工作

7月21日,孝感市政协副主席、孝感市“两带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华江带队调研汉川市“两带协同”推进工作。汉川市政协主席曾耀华、汉川市政府副市长肖艳霞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长飞科技园、名仁东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祥源新材料科技公司实地调研督导,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

座谈会上,袁华江听取汉川“两带协同”推进工作情况汇报,对汉川“两带协同”工作的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要求。

袁华江指出,孝感市“两带协同”工作指的是立足县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产业支撑,全力打造南部汉江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和北部大别山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两带协同”工作的关键是做好项目建设。

袁华江要求,汉川要发挥“两带协同”的龙头示范作用,积极贯彻新理念、探索新机制,发展高质量经济带。要打牢基础,总结经验,破解难题,探索加快发展的路径和途径。要加强沟通协调,全力谋划项目,做实项目,狠擂项目,努力做好“两带协同”工作。

来源:记者罗宇恒

经典诵读公益课堂走进汉川中职

7月22日,湖北省双创文化经典诵读公益讲堂走进汉川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湖北省教育名师莅临现场传经送宝,名学生及家长参加活动。

课堂上,四名特邀授课讲师引经据典,通过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名家诵读事迹,启示大家科学诵读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随后,统一着装的学生们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了正衣冠、行拜师礼、点朱砂、启智行等古代入学礼环节,还现场朗诵《弟子规》。

“学习传统文化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要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也要靠博学的知识的熏陶,感谢汉川中职给我们搭建这么一个学习平台,让孩子们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家长吕陈波说道。

来源:记者彭冠实习生付舟洳

黄建军调研督导“五城同创”工作

7月21日,汉川市委书记、市长黄建军带队调研督导“五城同创”工作。汉川市领导陈情、胡征国、蔡桂红、李文华、孙志刚参加调研。

黄建军一行随机察看了汉川城区和开发区部分路段,现场指出道路交通、街面秩序、临街建筑立面、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迅速整改,确保实效。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创建办汇报了“五城同创”工作情况,相关部门和乡镇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近期,市创建办制定了汉川市“五城同创”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黄建军要求,要正确认识汉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差距,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信心和决心,增强工作合力和能力,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五城同创”。

黄建军强调,要高标定位汉川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条块结合,城乡一体,统筹推进“五城同创”工作。相关责任单位要对标“五城同创”考评细则,迅速反应,立即行动,要持续发力、长效管理,下足绣花功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加快推进“品质城市、品位城市、品牌城市”建设。

黄建军要求,要创新体制机制,放大工作格局,创造性推进“五城同创”工作。要善于“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以“城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提升治理水平,加快建成江汉平原滨江园林城市。

来源:记者赵力

送温暖献爱心大学生志愿者情暖福利院

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色筑梦志愿服务队25名志愿者前往汉川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志愿活动,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爱心。

97岁的老人严菊先在汉川市福利院里生活了6年,由于年岁已高、听力衰退,生活起居十分不便。大学生志愿者来了后,每天陪在老人身边,老人紧紧的握住她们的手,十分激动。

帮助老人们洗头发、喂饭,和老人们一起练书法、聊天拉家常,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浓浓敬老情。

“我当时帮助一个90多岁的奶奶从一楼走到四楼,她握着我的手不松开,期间一直说我聋了听不见真的不好意思,我觉得很多老人需要我们去关心,他们要求不高,只是希望有人来陪伴他们。”学生郭音铎动情地说道。

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与院内的留守儿童一起游戏玩耍、交流谈心。教他们折纸,与他们一起做科学小实验,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句句关心的话语、一个个真挚的行动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我主要负责辅导孩子们的暑假作业,上个学期的复习以及下个学期的预习,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适应下一个学期,陪伴这些孩子我有一些感悟就是,应该从心理方面使他能更好的与人相处,对他未来的话也很有好处。”学生裴强说道。

来源:记者彭冠实习生付舟洳通讯员赵相宇

汉川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教育“社区行”活动

弘扬道德文化,共创文明城市。7月23日,汉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教育“社区行”活动在仙女山街道西门桥社区启动。

此次活动由汉川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主办,仙女山街道、汉川市司法局、市卫健局、市邮政公司、市普德志愿者协会、市心连心社工中心及仙女山街道西门桥社区协办。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汉川市委文明办发出了《汉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教育倡议书》,汉川市普德志愿者协会会长王伟明作了《同心同德共建和谐》专题辅导讲座。

活动通过播放小视频、知识宣讲、现场互动问答等形式开展道德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四德”落地落细。

在互动问答环节中,社区居民踊跃抢答,气氛热烈。

“文明建设人人有责,文明成果你我共享。这次道德教育社区行活动很有意义,每个市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争做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为美丽幸福的汉川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区市民曾珊感慨地说。

汉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教育“社区行”系列活动将在全市社区深入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为创建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签名布上,社区居民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大家纷纷表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宣传引导,主动参与和谐社区创建,提高文明素质,用实际行动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去,共建文明幸福的美好家园。

来源:记者韩超通讯员秦明娟陈艳飞任远强

彩虹行动伴你童行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帮助和服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汉川市妇联联合社会组织组建爱心妈妈帮帮团,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行“一对一”帮扶,“多对一”救助,“点对点”服务,进一步营造汉川市关心、重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7月21日上午,在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官备塘社区,一场以“彩虹行动,伴你童行”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正在进行,来自汉川市妇联、汉川市心连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以“爱心妈妈”的身份,与10余名留守儿童一起学唱《歌唱祖国》,做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和“爱心妈妈”热情互动,原本陌生的面容,逐渐变得亲昵。

“我觉得这个活动开展的非常好,我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到这样一个群体中来,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一种健康、积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爱心妈妈吴萌说道。

互动游戏结束后,汉川市心连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讲师给留守儿童上了一堂安全自护教育培训《乐享童年相伴成长——牵手平安快乐暑假安全知识讲座》,用简单地语言,生动地图片,向孩子们讲解了防溺水、防性侵等知识。

“今天我带着孩子来参加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要怎样保护儿童,孩子学会了自己保护感觉非常的有意义。”家长徐艳霞说道。

来自汉川仙女山街道二小六年级的程馨怡在过完暑假后就要步入中学了,她告诉记者,听完安全知识讲座后感触很深,希望以后能带上同学一起参加类似活动。

“通过这次演讲我知道了要好好保护自己我希望所有未成年人都能像我一样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留守儿童程馨怡说道。

来源:记者晏益鹏通讯员潘段玉

“汉江经济带荆门媒体行”走进汉川

7月22日至23日,荆门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洪率采访团到汉川开展“汉江经济带荆门媒体行”大型主题报道活动。

本次活动由荆门市委宣传部组织,荆门日报、荆门电视台、荆门晚报新媒体、荆门新闻网媒体记者将走进汉江沿线的武汉、十堰、襄阳、孝感、仙桃等八市,围绕提升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等寻“亮点”,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找准与荆门发展的契合点,推广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

22日上午,采访团参观湖北瑞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宣传汉川在乡村振兴、农旅融合项目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记者们走进田间地头、基地大棚,与当地农户和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基地发展、村民增收情况。

活动期间,采访团还到汉川汈汊湖、好莱客智造基地等地,重点宣传报道汉川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工业等项目。

来源:记者韩超

脉旺:持续夜巡消除无证工厂“躲猫猫”

曾经,无证塑料加工小作坊夜间开工,吵闹的机器声和刺鼻的气味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作为脉旺镇历史遗留问题的无证塑料加工企业一度是附近居民的心头患,经过多次整治后,有的小作坊与检查人员打起了“游击战”,白天看似停业整改,却在晚上加起了班。

两个多月来,脉旺镇专班工作人员每晚十点至十二点,对全镇所有勒令关停的无证小作坊开展夜间巡查,对发现的违法夜间生产行为予以制止并严格按照规定予以处罚。

截止目前,脉旺镇共依法查处2家违规生产加工的黑作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近期再无夜间施工现象发生。

来源:通讯员朱竞远

汉川网接收汉川各类民生基础设施信息

但是很多网友不知道怎么发给我们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ly/88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