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今日无官方疫情更新,但疫情也不太平。

01

突发:

汉密尔顿地区法庭被封锁

今年上午,汉密尔顿地区法庭突然封锁,原因是有一个有新冠症状的人进入该场所。

司法部发言人表示,不久将发布更多信息。但据一位消息人士说,一位在汉密尔顿管理的隔离设施工作的妇女最近进行了Covid-19测试,因为她出现了症状。

今天上午她还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就去了法庭。

这个消息人士说,当时大约有30人在,还有很多人已经离开。

另一位法庭工作人士则表示,当时法庭内一共有40-50人。媒体报道称,“最多有50人被当作这名妇女的一般接触者”。

在法庭里面的人有人戴口罩。

目前还不清楚大楼会被封锁多久,但消息人士表示,无法找到这名女子。

一位被关在法庭外面的汉密尔顿女士说,她看到法院大楼前门突然关闭,令她感到困惑。

当时她和她的儿子一起去法院,儿子在她前面10米,已经走进去,通过安检,她听到他说,"妈妈,你不能进来"。

"我看着他问为什么,然后两个保安人员说这栋楼被封锁了。"

保安人员告诉其后赶来的人们,法院今天不开庭。

从外面可以看到包括律师在内的人们从法院楼上的窗户往外看,他们暂时也不允许离开。

目前新西兰一共有61例活跃病例,全都在管理隔离场所中。

卫生部门即将对此作出回应,稍后我们将在留言区更新。

新年伊始,还有几件事情必须向大家汇报一下——

年证明:

海外游客是背锅侠

在极为特殊的年内,新西兰封锁边境,外国游客只出不进,加上期间还有全国性封锁,道路使用率较往年大大降低,长达一两个月时间,很多地方都像空城。

按照一般认识,没了外国游客,更多人在家上班,道路死亡人数应该比年大幅度减少才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年仍基本和年处在同一水平上。

在2月底之后基本无外国游客入境的情况下,年至12月31日一共有人道路死亡,和年的人差别不大。AA协会对此表示“悲伤和失望”。

具体分析,在4月份全国Lockdown之后,当月交通事故确实减少很多,4月份全国仅9人死于交通事故,是55年以来死亡最少的4月份。

排除掉这个特殊因素之外,即便没有外国游客,那么剩下的11个月真的和平常年份一样。

今年元旦当天皇后镇地区一事故现场:

?

AA发言人说,“当Covid19让新西兰刚封锁边境的时候,有一些人预测年道路死亡会大幅度减少。”但事实是大部分交通事故都由本地人酿成(在前年年的致命交通事故统计中,涉及海外游客的为5%)。

没有人是百分百完美的驾驶者。也许,新西兰落后和不安全的道路建设才是真正的杀手……AA表示,将推动政府在年做出一系列政策改变,包括升级高风险道路、改变安全标准要求、增加酒驾和毒驾测试。

元旦当天皇后镇地区另一事故现场:

03年证明:

外国买家也未必那么牛

年还证明,外国买家未必有那么牛。没有了外国买家,新西兰房地产还是能达到一个季度涨6%的水平,比有外国买家的时候更厉害。

所以,这次还能怪谁呢?

最新数据证实,年最后3个月房价上涨6%,在实业难做的当下,6%真的让人惊到了。

CoreLogic的这个数据是过去17年未见的,年最后3个月的房价跳涨超过6%,这是自年以来的最快涨幅。

在主要城市中心,陶朗加的价格涨幅最大,出现了近二十年来最大的季度涨幅,涨幅超过10%。平均价已达到87万。

惠灵顿最后一个季度上涨8.1%,奥克兰上涨6%,基督城3.4%。

但更火爆的是小镇楼市,Masterton价格上涨17.4%。

Whanganui上涨了11.2%,PalmerstonNorth9.6%,Rotorua8.8%。

这些都是季度涨幅哦。

结论就是:去年买不起房的,今年会更买不起。

即便信贷宽松和低利率,房产价格涨得越多,就越难有多少人拿出这笔钱来购买房产,直到市场需求减少,价格增长放缓为止。

"从短期来看,未来6个月左右,围绕着房价、可负担性,会有政治和经济压力。"看起来,Ardern政府出台新政策干预房市的概率正在上升。

04有人放风:

今年未必是经济恢复之年

另外,要留意有媒体开始放风:年未必是经济恢复之年。年新西兰经济相对来说下跌不是那么惨,当然大部分人都希望年经济能够强劲反弹。但这种论调认为,尽管疫苗已经出现,从最近国际上传播的现状看来,要到年中的时候,疫苗才能起到减缓病毒传播的功效。现在新西兰防疫还是主要靠边境封锁,国内追踪体系以及原本要推出的CovidCards都进展缓慢。“基于这些原因,年之前可能不会有实质性的边境开放。”这种观点认为。

“有迹象表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可能正在减弱,没有来自入境旅游或移民的外部提振,我们的许多贸易伙伴也在收紧而不是放松疫情限制……很难看到今年任何强大的经济动力会来自哪里。

”尽管如此,我预计储备银行会在年6月原计划之前,合理积极地缩减其亿纽币的量化宽松计划。“Stuff的财经记者认为,由于担心房价通胀和财富不平等加剧,央行将不得不继续四处寻找其他更有针对性的"非常规"政策工具来提供刺激。”

这种观点有道理吗?不知道大家对年经济怎么看?

///

我们开通了“新西兰省钱群”

每天发布优质的优惠信息

欢迎在新西兰的小伙伴加入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ly/8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