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8号线南段第三站为鹤涛路站,地铁站名在前面采用了两个老地名后终于用常规的马路坐标法来命名了,鹤涛路介于下盐路和鹤雷路之间,是一条由四高小区通向沪南公路才开通不久的新马路,北邻同样接沪南公路的鹤雷路,其东端与16号线鹤沙航城地铁站相接。在航头镇的四高小区内,大多数新路都由“鹤”字开头,体现了原下沙地区历史上的“二陆养鹤”和曾经的“鹤沙”特色,听说先期的规划图上该站曾有用“下盐路站”也有用“沉香苑站”的。

*18号线鹤涛路地铁站位于航头镇沉香村的沪南公路两侧,正对着新辟的鹤涛路。

按照行政区划的位置,鹤涛路站所处区域为航头镇的沉香村,在鹤涛路的咸塘港东,有大规模的小区被命名为“沉香苑”,算是对老地名的传承。说起这个富有特色的老地名,还有一个关于当地古桥的传说。据地名网介绍:沉香村地处航头镇北端,沪南公路东侧,北邻周浦塘东社区,东接王楼村,南与鹤东村接壤,村区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全村27个村民小组。沉香这一地名是因传说区域内的周家浜东有一座沉香木所建木桥而得名。相传很早之前,在现沉香村8组内周家浜上建有一座木桥方便河两岸百姓往来,取名周家浜桥。一日,有一江西生意人(传说江西人识宝)经过此地,识得此桥木材是沉香木,而沉香木是木材之中一宝。为此,此人驾船经过时故意撞坏桥梁,附近百姓十分气愤,要其修复,该商人暗喜,假施善心,很爽快的答应为大家补修一座石桥,附近百姓好生欢喜,满口答应。江西人讨得便宜,立即购置石材、聘请石匠,日夜建造,不日石桥建成,江西人拖走了桥梁木材,临走还留了一根给乡民们作纪念,并说明此木为沉香木。直到此时,附近百姓才知上当,懊悔莫及。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耻辱,努力奋进,克服愚昧,遂把石桥起名为“沉香石桥”。解放后,由于实现农耕机械化,把原三节石桥改建成平面水泥桥,但村民还是称其“沉香桥”,沉香村村名也由此而来。

*18号线鹤涛路地铁站共设四个出入口

不过,后来的沉香村是年10月原沉香村与白墙村、果园村合并而来,鹤涛路地铁站处于最早时白墙村的范围内,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沪南公路上的公交车站一直就是“白墙”二字。至于白墙这个地名也有来源,相传,在明末清初时期,江苏无锡东亭镇有一户华姓大户,因私人建筑超规而畏罪潜逃,来到地广人稀的下沙北部潜伏,风头过后在当地建造了一座“三进四合院”的宅庄。该宅庄外有两道围墙护院,门分东、南、西、北四道,门前石狮滚石镇守,墙面一绝白色,远看犹如一个道馆,其目的为掩人耳目,院内两侧撑墙砌有白色马头墙,远远望去,白光闪闪,气派不凡,成为了当地绝对的地标建筑,人称“华家白墙”,简称“白墙”。

*鹤涛路站的街区图和在整个上海地铁网中的位置

据介绍:清代,沉香村境域大部分属于十九保四区管辖。清末民初,分属周浦镇、坦直乡、西联乡管辖。民国时期,部分地区先后属周浦区沈东乡管辖;部分地区先后属召楼储仓乡、下沙乡、古鹤乡管辖;部分地区属新场区坦北乡、坦直乡管辖。解放初,沉香北部属沈庄区沈庄乡,南部属下沙区下沙乡,东部属新场区坦西乡。年隶属沈庄区渔潭乡。年9月为下沙人民公社六营。年改为沉香生产大队。年改称为沉香村。年7月由于航头、下沙两镇合并,属航头镇。年10月与白墙村、果园村合并为现在的沉香村。

*鹤涛路地铁站在沪南公路两侧的出入口

看地铁站附近的公交车站已经正式定位“沪南公路鹤涛路”,而地铁站在沪南公路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其中1、2号口居沪南公路东侧分布在鹤涛路南北,3、4号口在沪南公路西侧。在鹤涛路地铁站周边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较大规模的“上海车市”了。百度介绍:上海车市占地1.5万平方公里的上海浦东未来汽车城近期已浮出水面,它就位于南汇区航头镇。汽车城的旗舰,就是刚刚建成并已运营的上海车市。航头镇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新市镇,是市政府确定的四大交通网络型商贸中心之一。按照南汇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十一五”期间,航头镇按照生产,生活资料流通集散地的功能定位,集中发展商贸流通业,规划建设一个集汽车交易,零配件采购,仓储物流,汽车博览,汽车旅游等一体的大型汽车服务市场,打造一座国际一流的汽车及相关产业的汽车车城。

*地铁站边公交车站名与地铁站北侧一致为沪南公路鹤涛路,在东边咸塘港东有名为沉香苑的大型居住区。

鹤涛路地铁站西部,是随18号线同步建成的超大规模的地铁停车场,占据了沪南公路西侧从鹤雷路至下盐路的全部,观其外貌极具震撼感,据说它不仅仅是一个轨道交通的停车场,它上面还有一个上盖工程。对这个停车场,除了感觉到大以外,究竟是什么情况现在还不得而知。

*四高小区沉香苑过来的鹤涛路,不远处的鹤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着自动扶梯来到鹤涛路站内,也是不顾其他的设施,径直前往站台看站名墙,这是一幅非常漂亮的彩色站名墙,墙上一群仙鹤或亭亭玉立或展翅高飞或正在起飞。据介绍:在北宋、南宋交替时期,一批名士在此定居下来,到元代,还引来了著名书画家赵盂頫和文学家杨瑀等一大批文人学者。众多文士的到来,既为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时也使这里变成了一个人文荟萃之地。此处“招鹤轩前的好风景”和“鹤窠村里的鹤坡塘”依然吸引着大家继续来此一游。

*鹤涛路地铁站边的上海车市

这次到访鹤涛路地铁站,我还特意在周围转了一圈,却没有发现那棵一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ly/76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