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12月19日,中共襄阳市樊城区委六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樊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明确指出了新发展阶段对樊城开启新征程提出的新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具体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进一步确定了重点任务。如何落实全会精神,立足新起点,推动工作?“十四五”我们这样干! 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牛首镇党委书记夏定阳 围绕“打造美丽繁荣的滨江生态新镇和乡村振兴的大舞台”这一功能定位,牛首镇将加快推进美丽牛首建设,按照“打造乡村振兴的大舞台”总体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掀起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程建设进度;持续推进示范村和整治村的建设,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加快黄龙堰田园综合体、“一号公路”建设,全面启动长寿岛旅游示范区建设,深挖“张继故里”、“水墨王坡”等文化元素,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做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一号公路”沿线,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每个村引进1—3家龙头企业、引入种植大户或公司15家以上;整合村庄闲置屋基地进行土地流转,新流转耕地三千亩以上。积极招商,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力争沿一号公路两边发展林果业两千亩以上。 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太平店镇党委书记严永波 太平店镇将依托化纤产业园培育壮大新型产业,依托一号公路建设乡村振兴“太平店镇模板”。通过5年的努力奋斗,建设成为“一心二带三区”特色城镇。一心:以千年银杏、百年老街为依托,发掘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历史文化名镇。以“擦亮小城镇”建设为契机,补齐城镇建设管理短板,推动人口、产业等要素集成,确立太平店镇在周边乡镇的区域中心地位。二带:省道沿线经济带、汉江生态观光带。三区:高端化纤纺织全产业链承载区、乡村旅游体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中原街道党工委书记万谦 “十四五”期间,中原街道围绕“打造成为中高端消费引领区和基层精细化治理新样板”目标,着力打造“三圈一区”。一是培育全新业态白鹤新华商圈。即以前进路、新华路为发展两翼,打造拉动消费、激活经济的商圈“新引擎”。二是打造雄风区域商贸消费圈。以乐福天下广场、领秀中原为支点,提速雄风灯具电料大市场转型,做好好邻居超市、海底捞、唯品会等服务工作。三是打造融侨城综合体洪沟商业圈。推进洪沟片区近20万方商业综合体建设,发展辐射力强、高品质、有时尚引领的消费业态,形成覆盖半径3公里的全新商圈。四是打造幸福教育融合示范区。以幸福社区为圆心,建设涵盖学前教育、小学、中学教育全阶段的区域教育辐射中心。积极联合有实力的房企,以优势教育吸引资金和项目,适时启动幸福片区改造。引入知名教育培训企业,带动辖区教培行业高速发展。 在建设基层精细化治理新样板中,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强基工程。二是坚持提档升级,开展固本工程。三是坚持共治共享,开展健体工程。四是坚持特色创建,开展铸魂工程。 王寨街道党工委书记彭邦军 王寨街道党工委以“谋”促融合,聚焦重点,提前谋划。深入查找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作上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认真分析症结所在,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打好今年收官之战。全面认真谋划“十四五”重大生态项目,及早制定目标任务,及早谋划行动方案,不断增强建设实效;以“干”强保障,树立勇争第一的信念,面对各项工作要有干劲儿,有闯劲儿,敢为人先,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以各项工作高标高效落实,在全力打造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和城市“全周期管理”樊城样板上作贡献。 柿铺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昕 按照区委全会赋予柿铺新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将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和担当精神,全力打造“一区两地”:一是打造樊城区新兴工业集聚区。围绕航空航天主导产业,紧盯上下流,将高速公路以西,追日西路以南,中原西路以北沿线目前成熟的区域建成航空产业与装备制造业配套区。二是打造樊西新区产业配套支撑地。规划得到相应调整后,引进大批市场配套生产企业,引进与市场相应和的产业园区,形成集合规模,为航空航天工业园和八大市场作生产配套支撑;另一方面,中原西路以南、人民西路以北区域建学校、医院、菜场等吃娱住行的生活性配套产业,为樊西新区做好生活型配套。三是打造樊城中心城区功能延伸地。在柿铺人民西路以南,汉江以北的沿江区域布局高端住宅,沿江商贸区、企业总部集聚区,实现城市功能最优化、空间效率最大化。 汉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梁清波 《建议》对汉江街道明确提出“打造城区‘双创’升级版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样板”,我们将围绕定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聚焦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打造汉江特色。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改革的全过程,以“三方联动、多元共治”、“双报到”为抓手,巩固夯实“双线五级”工作体系。二是围绕基层机制体制改革,争出汉江经验。按照“街道围着小区转、社区围着居民转”的原则,努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街道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依托“双创”产业升级,重塑汉江业态。全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激励各园区、楼宇争创国牌、省牌。加快征迁腾地,促进更多城市综合体落户汉江,为“双创”产业发展升级提供更多平台。协调辖区市场主体,与“双创”园紧密结合,实现共赢发展。统筹建立“双创”导师团队,加大对创业就业的指导培训,带动更多的就业创业。四是围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智慧居家养老样板。在汉江小区打造集长者食堂、活动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老龄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互联网+养老”平台,精准匹配各种服务供需。在全街个小区复制推广,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中心,培养专业团队,在统一资质审核、监管标准的基础上,与医疗机构、家政公司、志愿者团队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做大做强养老事业。 屏襄门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凌 屏襄门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六届区委十二次全会精神,立足加快打造滨江商贸休闲核心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老樊城特色文化传承区的“三区同建”的发展定位,勠力同心、克难奋进,为樊城打造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和城市“全周期管理”样板作出屏襄门贡献。一是聚力街区提级,加快打造滨江商贸休闲核心区。重点推进屏襄门片区一期、肖家台片区项目建设及还房工作,加速推进清河片区二期、屏襄门片区二期项目征迁及启动工作。建成以滨江公园、迎旭门公园、九街片区内仿古步行街为依托的滨江商贸核心区,更新和发展人民广场商圈。二是聚力治理提能,加快打造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依托星火路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制、鹿角门社区利民家园智慧小区、红光社区七点半岗哨、红色驿站等基层社会治理精品工程,持续探索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先行区。三是聚力文化提质,加快打造老樊城特色文化传承区。深挖九街十八巷会馆文化、商埠文化,屏襄门城门楼城墙遗址文化等老樊城文化,完善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引进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文化宣讲队伍、打造一批文化传承载体,结合志愿服务积分制深化、群众自治性组织培育孵化,提升文明素养、留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打造老樊城特色文化传承区。 定中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庞玉阳 定中门街道作为老樊城的中心,将积极发挥文化资源集聚优势,立足新起点,紧盯新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区委部署,按照建成汉江流域消费中心城区的战略定位,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一心三区”,实现“繁荣老街区,振兴定中门”的奋斗目标,助力樊城高质量发展。 以天元四季城商圈为轴心,打造以商圈消费、街巷消费、文创消费为主体的樊城市域(市井)文化休闲消费中心。以化解信访积案、破除项目建设壁垒、优化小区小巷环境、根除安全隐患为重点,补齐治理短板;以“党建引领、三方联动、多元共治”为抓手,形成社区共建共管共享共治格局;通过打造智慧小区,引进公益组织、优化志愿服务,打造一批老城区基层社会治理社区品牌,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全周期管理”样板街区。重点围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物业等,探索开办社区老年学校、社区老年食堂、社区托幼中心、社区物业管理等,着力打造“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先行街区。依托老樊城码头文化、会馆文化、城墙(城门)文化、老街文化,探索在水星台、永安巷、陈老巷等地重现老樊城街巷;在会馆遗址建设文创馆、老茶馆、非物质文化展示馆等会馆文化体验区,形成老樊城文化旅游体验带,着力打造老樊城历史文化开发体验示范街区。 清河口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早玲 区委提出将“清河口、定中门、屏襄门打造成滨江商贸休闲核心区”的定位,我们既要坚定贯彻执行,又要努力丰富这个定位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把清河口打造为樊城东部门户枢纽和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治理示范街区。 充分发挥清河口连通襄州、鱼梁洲、东津,东西轴线途经辖区的区位优势,开发利用三千多米江河岸线的滨水生态资源、一批在建高端项目集聚繁荣的发展态势,打造交通便利、亲水休闲、品质宜居的樊城东大门;聚焦社区治理人才培养、社区组织培育、社区服务项目开发等关键问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着力打造社区“全周期管理”样板。坚持抓党建,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努力探索社区治理的清河模式,为全区打造城市“全周期管理”样板贡献力量。坚持抓项目,突出滨水岸线和老工业街区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点,建设滨水生态走廊和滨水商业设施,打造特色街区,带动辖区商贸业的提档升级和清河口商圈的繁荣。 米公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元超 未来五年,米公街道将以建设“宜居宜业街道”为主题,以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促转变为主线,围绕“和谐米公提档升级”这一目标,凝神聚力抓经济,立足服务求发展,街居联动保稳定,不断强化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坚持求真务实、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米公街道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是项目强街,推进街道提档升级。依托建成后的襄阳天下,深入挖掘友谊街回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集中展示友谊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的独特风貌,将其建设成集文物保护、居住、商业、文化展示与休闲为一体的特色街区。围绕华风路、立业路餐饮特色街,发挥襄阳饮食文化南北兼汇、名菜小吃众多的优势,建设襄阳市一流的餐饮特色街。 二是平安保街,保持辖区大局和谐稳定。突出强调“预防为主”,探索建立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组织单位深入学习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抓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是服务兴街,推进大民生工程建设。全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以“便民快捷、廉洁规范”为目标,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深化便民服务内容,畅通群众办事绿色通道。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星级服务,确保便民服务规范有序运转。 四是文化惠街,全力打造文化街区。以襄阳道国际文旅广场项目建设为契机,围绕汉江豪华游轮游览线路、老厂房文化等,着力引进沿江商业、娱乐和休闲等服务设施和特色水上娱乐活动项目建设;结合辖区景点“米公祠”的优势,进一步纵深挖掘米芾文化丰富内涵,打造品味街区。 五是党建促街,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继续实施“大党委”机制,扎实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构建辖区各类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推进党务公开,健全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推行党员“双报到”活动,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平稳有序完成3个社区的拆分和“两委”人员配合以及街道层面的改革任务。 樊城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勇 我们将紧扣新时期樊城发展定位、远景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中谋划的重大工业项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新型工业经济,为打造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骨干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让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依托三川众创、楚商装备两个产业园,引进优质企业,壮大新兴战略产业规模;借助樊城化纤纺织工业园区平台建设,推动樊城纺织企业设备和产品升级,提升质量和效益倍增;充分发挥航空航天工业的产业基础优势,引进一批航空航天企业做大产业规模。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樊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樊城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建辉 我们将发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先行先试效应,积极实施“巩固存量,做大增量”的规模跨越、“优化传统,培育新兴”的业态升级、“优拓并举,载体打造”的空间拓展、“项目支撑,名牌集聚”的龙头带动、“产业融合,辐射联动”的功能提升等五大战略,构建“一心两带、三区三圈”的服务业空间格局,加快国内外高端服务要素聚集,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层级,为将樊城区打造成功能强劲的区域性市场枢纽贡献力量。 樊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仁杰 区城管局将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按照行政执法过程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间节点,对城市管理效果进行保障,运用全要素管控、分层次治理、跨区域协同、全流程监督等方式,对城市治理全过程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使城市管理有章可循。 抓民生项目落实,继续推行“社区+物业”模式,加强餐厨废弃物处置能力建设,形成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闭环结构,确保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促城市治理效能转化,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推进人人共治的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走出樊城城市管理新样板。 樊城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伟 围绕樊城未来发展的中心任务,区住建局要持续做好城区居住环境改造提升,完善增强两镇配套设施,提供居民出行方便快捷、宜居宜业品质提升、企业发展配套服务、物流交通快速通达的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樊城区域性市场枢纽和城市全周期管理样板夯实基础。一是加快推进省道建设和推进普陀南路建设。二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三是切实协调做好城区防洪排涝工作。四是扎实做好乡镇污水处理工作。五是做好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六是切实推进“擦亮小城镇”工作。七是全力做好安全常态化巡查整治工作。 樊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赵丹 樊西片区作为樊城经济建设主战场,随着大规模物流商贸产业集群的蓄势崛起和新兴产业创新金融中心和总部经济的全面赋能,樊西新区已一跃成为城市扩张下的新经济风口。“十四五”期间,樊西片区将着力发展高端商贸,加快推进中豪进口商品博览中心项目建设,引进国际名企、名品、名店入驻,打造区域性消费新高地;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樊西现代商贸物流园为依托,加快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品牌;着力发展电商产业,编制电商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樊城电商产业园,制定电商产业优惠政策,促进市场线上线下融合;着力推动樊西现代商贸物流园产城融合,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策划:王茜 审核:王晓丽 责编:王晓丽 校对:周芷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ly/65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