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比亲情更博大比爱情更庄严的感情

——杨林中学俄语班毕业30年师生团聚会

(录像解说)

序曲

(字幕滚动:任课教师姓名——班主任俄语课老师陶大明,政治课老师吴方元、肖发安,语文课老师刘苏奇、颜汉翘、邹德富、陈燕香,数学课老师罗家杰、李明杰、肖枝芳,历史课老师贾明轩、地理课老师胡介岩,物理课老师张铸廷,化学课老师李良凡,生物课老师宋建堂;班长刘彦旭、刘秀芳,全班同学姓名;团聚会筹备组同学姓名)

年8月20日,在《感恩老师情满同窗》QQ群里,群主祁波华综合群员的意见,发出了一份倡议书——

亲爱的杨林中学俄语班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花秋月,寒来暑往。我们离开杨林中学步入社会已经三十年了!当年青春年少的高中生就要步入知天命之年。

三十年前,因为俄语学科的联系,我们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带着青春的热情,怀揣美好的憧憬,共同度过了人生中最清贫、最单纯却又最美好、最值得回味的高中学习生涯。

离开杨林中学后,我们有的在县城、省会学习和工作,有的远离故土亲人生活在省外、国外。有的当了行政领导,有的当了部队军官,有的做了老板经理业绩辉煌,有的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有的成了科技、金融、医疗、邮电等方面的专家成果多多;而更多的同学则在天南海北努力地打拼、默默地奋斗!

亲爱的同学们:忙碌奔波之余,你是否想起过那平凡而峥嵘的岁月?夜深人静之时,你是否梦回过那乡村的校园?喜获丰收之后,你一定想过和老同学分享喜悦;奋斗疲惫之时,你一定想过与老同学相互倾诉;而困惑之时,你也一定会想到了曾经给我们指点迷津的恩师。

曾是寒窗苦读的战友,长怀感恩母校的情缘。

同学们,让我们来聚会!别让我们的思念等得太久,别让岁月和距离把我们的感情变得抽象!

同学们,让我们来相会!一起找回那单纯而充满希望的花样年华,一起看望和陪伴一下曾经给我们传授知识、指点人生之路,并且一直关怀我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难忘的高中同窗生涯始终是我们友谊的基石,今天的聚会必将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灿烂和甜美!

亲爱的同学们,来吧!

来吧,亲爱的同学们!

一、欢聚江城

有一条流淌在生命深处的河流,叫汉江;

有一种亲密而深重的思念,叫同窗;

有一份人生成长的回报,叫感恩老师;

有一次珍贵的交融和感动,叫欢聚一堂。

年10月1日,江城武汉。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佳节同庆,喜气洋洋。在这美好而欢乐的日子里,当年的湖北省汉川县杨林中学俄语班同学,自年毕业分别30年后,今天从四面八方向白云悠悠、黄鹤翩翩的家乡省会汇集。一场渴盼已久、筹备已久的聚会,在汉口瑞鑫大酒店进行。

上午10点起,工作生活在武汉的同学祁波华、陈新祥、江石金、曾四启、王水兵、江成刚、刘义斌、胡会尤、刘玉洁、刘淑华等同学陆续来到酒店,接待远道而来的同学。陈新祥、祁波华落实会议室的布置,安排住宿房间,备好签名簿、糖果瓶水。江石金负责签名并发放T恤衫并协助统一着装。旅行社安排的专业摄影师和校友摄像师徐良华在第一时间到位,摄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镜头。

带着纯真的情谊,带着思念和渴盼,陈元美、付新姣、黄建新、彭明星、阮金才、刘顺泽、刘泽文、刘新国、肖树清从汉川来了,张汉平、刘国才从黄石来了,刘彦旭、吕彦国从北京来了,刘秀芳、杨树芳从南京来了,刘启发从淮北来了,陶明祥从重庆来了,黄四清从贵阳来了,周履强(大平)从深圳来了,吴厚华从昆明来了,刘红青从加拿大辗转海南来了,陈卫平从西藏回到宜昌带着爱人和儿子来了,而在会议正式开始之时彭明宽从莫斯科赶来了。

33位同学不远百里、千里、万里,从行政、企业、商贸、教育、科研、部队等不同的岗位,带着事业的成绩和荣誉来了,带着家庭及子女的喜讯来了,带着对老同学的问候来了,带着对老师的感恩来了。

呼唤,惊叹,握手,拥抱。同学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杨林中学校园,回到了不知愁滋味的清纯华年,回到了和蔼、慈祥的老师身边。

15时许,家住武汉的胡介岩老师、罗家杰老师和刘先早老师接来了。16时许,班主任陶大明老师、肖发安校长、李明杰老师、肖枝芳老师、李良凡老师接来了。李良凡老师是从十堰市来的,而陶老师是从远在天山北麓的边城乌鲁木齐来的。

敬爱的老师,你们好啊!感谢你们对我们的教育之恩!你们是我们年少无知懵懂青春的凝神者,是我们人生航向的引领者,是辛勤耕耘不图回报衔泥筑巢的春燕。我们永远爱您——敬爱的恩师!мыВаслюбили,любимибудемлюбить.Weallloveyouforever.

高兴有加的是,杨林沟镇镇长曾国红和汉川诗联学会杨林分会的领导孙光顺、孙华堂先生也出席聚会,带来了热情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一次的擦肩而过。同窗三载,毕业三十年后又欢聚一堂,岂不正是千年等一回!

师生聚会驾神鸾,

卅载光阴一日还。

又是校园春色好,

满堂笑脸似花团。

二、再上一课

这是一个华丽的课堂,莫非三十年前就由我们师生共同设计?这是一个激动的课时,仿佛三十年前我们师生就已经约定!

瑞星大酒店会议室。年10月1日17时。

老师们在台前就坐,两位班长刘彦旭、刘秀芳分坐在班主任陶老师左右两边。刘彦旭班长一声“起立”,全体同学肃然站起,齐声嘹亮地向老师问好。每一张面孔都是那么熟悉却又有些生疏,每一张面孔依然那么天真却有有些深沉。

“同学们好!”班主任俄语课陶老师眼睛湿润了,他用俄语回问同学们好,声音显得有些颤抖。陶老师接着诵读一篇中学新学期开学的俄语课文。他的诵读,把大家带回到三十年前的俄语课堂。

是啊,那时候学习环境艰苦,教学条件很差,没有俄语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料,每到上俄语课理科班学俄语的同学就搬着各自的板凳到俄语班来挤在一起。那时候,买不到俄语课本,教材是陶老师亲手刻钢板油印的。靠着老师的勤教、学生的苦学,赢得了俄语在高考中的得分优势,摘到了高考的胜利果实。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一大批名校以及其他大中专院校的录取喜报纷纷向杨林中学传来。一时间,杨林中学文科成了全县乃至全省传颂的佳话,并且被载入汉川教育史志。

耄耋之年的地理课胡介岩老师声情并茂,赞美了同学们的尊师美德。年逾古稀的数学课罗家杰老师精神饱满,回忆了当年同学们的学习精神。政治课肖发安老师用富有哲理的讲话勉励大家不做停蹄马,永当奋进牛。理科数学课肖枝芳老师用数学公式论证了比亲情更博大、比爱情更庄严的师生之情、同学之谊。李良凡老师、李明杰老师送给同学们美好的祝福。

敬爱的老师,您传授给我们知识,也教给我们做人的真理。您的教导是我们成长的雨露,是我们前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鼓舞。置身此情此景,同学们又惦念起重病住院中不能到会的历史课贾明轩老师,怀念起逝世的语文课刘苏奇老师、颜汉翘老师,生物课宋建堂老师。

刘秀芳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对老师们的授课表示衷心感谢,并作了饱含深情的讲话——

“第一是‘欢迎’。欢迎可敬可爱的恩师从百忙中拨冗参加我们三十年第一次同学聚会。老师们,你们的到来,让我们重返青春,重新聆听老师的教诲,感受做你们学生的幸福、快乐与骄傲!欢迎可亲可爱的同学不远百里、千里、万里,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参加聚会。你们的到来让我们彼此感受青年时代的纯真与美好,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珍藏于心的深情厚谊!

“第二是‘感谢’。感谢我们德高望重的恩师,三十年前你们用知识、智慧、爱心、汗水浇灌我们、培养我们、点拨我们、爱护我们、滋养我们。忘不了你们挑灯夜战备课的身影,忘不了你们亲手油印考卷的墨香,忘不了你们带领我们拼搏高考的操心操劳,忘不了你们为不懂事的我们呕心沥血的无奈……忘不了的太多太多。敬爱的老师,你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明灯,照亮我们三十年前行中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没有你们的教导就没有不断成长的我们。大恩不言谢,我们会永远感激于心。感谢今天相聚和尚未相聚的同学们!是命运让我们走进同一所学校,坐到同一扇窗下。中国有一句老话,同船过渡五百年修。如果我们前世没有修过千年我们今生又怎能有幸成为同学?三十年前我们虽然懵懂、保守,男女同学之间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别的交流,但今日回忆起来这又是多么的纯洁与美好啊!我要感谢这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支持者尤其是波华“秘书长”,感谢你们为这次活动辛苦、慷慨付出的一切,谢谢!

“第三是‘希望’。我们的老师为教育事业、为家庭子女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儿孙满堂,桃李满天下。希望老师们到您的学生那儿走走,给我们学生一个回报师恩的机会。我们的同学都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我们努力工作,积极生活,我们也会疲惫,也会有失落。我希望同学们——今天到会的和没能到会的李翠姣、周昌林、邹小平、吴金文、蔡想庭、刘新安、刘学文、刘东升等全体同学,多关心一下自已,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快乐地工作,潇洒地生活!

秀芳班长的讲话,引发了每一颗心的共鸣,在座的所有同学一一发言,说了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

三十年挥手弹指,三十年岁月沧桑;三十年感念老师恩重如山,三十年回味同学情深味甘;三十年曾经年轻,三十年青丝霜染;三十年各奔前程,三十年纯情依然。

今天,我们又感受了恩师们新的一课,又聆听了恩师们新的教诲。从此,我们的事业会更有动力,我们的生活会更有幸福感。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表达不尽我们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按照主持人祁波华同学的宣布,刘秀芳、刘淑华、刘玉洁、陈元美、付新姣、江石金、李忠德、王水兵、曾四启等代表全体同学向老师们赠送了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礼物——知名品牌高级羊绒衫。

“祝老师们健康长寿!”“祝老师们快乐幸福!”这是做学生的最大心愿。

老师们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

三、醉回青春

时间是可以倒流的,只要心灵足够虔诚;青春是可以回放的,只要心情足够激动。

10月1日18点,瑞鑫大酒店宴会厅。刘彦旭班长宣布酒宴开始,首先向老师们敬酒三杯,接着向同学们敬酒。

刘红青同学致祝酒辞,他真诚的话语道出了同学们共同的心声——

三十年前,我们这群年少轻狂、懵懂无知、不解风情、自卑自怜的少男少女,扛着铺盖,背着书包,怀揣梦想,来到杨林中学校园,在这里相识,相知。正是在诸位恩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教导、关爱和培育下,我们在这里面壁苦读,努力拼搏。吃的是钵饭和发霉长虫的豆豉、咸菜,喝的是飘着青苔丝、浮着水蚊子的塘沟水,睡的是蚊虫肆虐的高低床、大通铺,然而大家心里都怀着一个梦想,涌动着持续的动力。

三度寒暑,天道酬勤。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这些多数世代务农的乡下寒门子女得以顺利高中毕业,陆陆续续考上了大中专学校,成为时代的幸运儿。

三十年里,我们在社会的大学堂里,铭记恩师们的教诲,顺应社会发展,迎接时代挑战。同学们有的大学寒窗苦读,学成为国家建功立业;而更多同学勇敢地从高考影子里走进社会自主创业,创造人生的精彩。三十年里,我们爱人和被爱,建立家庭,为人父母。三十年里,我们感恩戴德,尽心尽孝,努力做一名好儿子、好女儿、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好学生!三十年里,我们体验了和体验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快乐中感悟人世最温情的那一面,也经历着生活的种种荆棘坎坷!三十年里,我们笑过、醉过、哭过;我们苦闷、寂寞、彷徨。苦难中,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宽容。不断咀嚼反刍中,我们越来越从容、淡泊;我们内敛,我们自律,我们收获!三十年里,我们多少次梦回母校,与恩师们欢聚,回忆往事,畅谈思想。三十年了,虽然无法追回那逝去的韶华,但我们始终把昔日那份朴实而深厚的师生情、同窗情珍藏心底!这是我们孤寂长夜里最好的伴侣!这是我们终生取之不尽的最大财富!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久别再相逢,促膝话旧,举杯相邀,慰离愁,报恩情,敦友谊!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师生聚首,恩师们相继步入古稀、耄耋之年;当年的风华正茂的同学也已两鬓斑白,而我们的心愈来愈柔软!

曾国红镇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为杨林中学当年的辉煌感到骄傲,为杨林地区涌现如此众多优秀人才感到欣喜。他代表杨林沟镇党委和政府希望大家多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全体同学齐向老师们敬酒,祝福老师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同学们一个个相互敬酒,互相祝福。

“干杯!”为三十年的壮别和重逢!

“干杯!”为三十年来奋斗的汗水和收获的果实!

“干杯!”为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滚滚长江伴奏播放我们欢畅的歌声,以白云黄鹤为背景留下我们亲密的合影。

夜,已经很深了。送走家住武汉的老师和几位有紧要事的同学以及曾国红镇长等,住宿在酒店的师生们仍然沉浸在晚宴的气氛中,兴奋不已,促膝谈心。

今夜,在汉江、长江交汇处的这同一幢大楼里,阔别三十年的师生们带着同样的欣喜进入梦乡。

四、情洒恩施

10月2日,团聚会按计划进入第二部分——飞游恩施。

早晨,肖发安老师、肖枝芳老师、李明杰老师、李良凡老师和大家告别回往汉川,刘玉洁和老师、同学们依依惜别,刘艳旭、陶明祥一同乘坐大巴车到机场送恩施游的陶老师和同学们直到登机口。

游恩施共有28人,陶老师的参加使旅游团有了“家长”,陈卫平的太太康敏、儿子博文的参加给此游增添了家庭感,幸福感。

行程安排得充实有序,10月2号由武汉飞恩施午餐后游龙麟洞,3号游恩施大峡谷及地缝,4号游土司城后飞回武汉。

这是一次融情于景的秀美之旅,也是一次借景抒情的舒畅之旅。

刚到恩施机场,就有同学唱起了土族民歌《龙船调》。恩施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经典区,是与楚渝文化交相辉映的巴文化的发祥地。选择恩施一游,感受大自然的原始美,正好符合同学们返回青春岁月的情感色彩。

龙麟宫位于州府恩施城西郊麒麟溪源头,乘坐旅行社的大巴从所住酒店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车上,陶老师给大家演唱了他大学时代演出过的保留了大半辈子的节目快板书《奇袭白虎团》,唱了一段楚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导游土家族姑娘小马唱的土家民歌,受到大家的特别喜爱。“喝你一杯茶呀问你一句话啊,你的那个年纪噻今年有多大呀?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啊,我的哪个年纪噻今年一十八呀……”大家很快就学开了,唱会了,刘秀芳、刘淑华、阮金才唱得特别投入,车箱里充满轻快悠美的民歌韵味。

来到龙麟洞,但见地下河从洞口涌出,飞流直下,形成宽大的瀑布,水声轰鸣,水花飞溅,甚是壮观。

在洞口进入水洞必须乘小木船,我们28人正好坐满一条船。上船时同学们特别关心陶老师和三位女同学,牵的牵,扶的扶。经过唤作“小三峡”的水道,洞天高阔,暗河幽深,顶上乳石悬垂,两岸奇峰耸峙,怪石狰狞,或巨柱擎天、帷帽低垂,或长龙横卧、雄鹰高踞。

登陆入旱洞“迷津洞”,随洞势左拐右弯,曲折迂缓而进,见洞内石柱林立,流泉飞溅,云封雾锁,气势磅礴,俨然一个艺术宫殿。更叫绝的是水镜倒影,清晰如真,让人心境明亮。

在导游小马的带领下,大家前呼后唤,一个多小时后才又集合在水旱洞登陆处。乘上出洞的木船,再经过“小三峡”时,船尾的船夫和船头的幺妹放声高唱,对起了情歌。

出洞来天色已晚,师生们乘车来到“巴蔓子山庄”,体验了一把“摔碗酒”。

山庄是一座大院。走进石门,是一间间的土屋。屋里摆放着低矮的木桌,小木椅、木凳。四面墙上挂着蓑衣、筛子等农具,一切都古朴而简单。

我们坐在大院正后方大舞台右前边的一间屋里,围坐成三桌。先是喝茶,茶壶土里土气的,风格和那些服务员幺妹的衣着正相吻合。

入座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土家幺妹服务员的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

菜上来了,盛菜用的一律是土碗、陶钵。菜都是土家菜,什么菜豆腐、合渣、糯米土豆饭……还有小火锅。

两个服务员抬过来一个竹筐,各桌从竹筐里拿出酒瓶和一摞摞黑色小陶碗放到桌上。大家给老师斟酒,给同桌斟酒,相互敬酒。忽然张汉平把酒碗往地上哐当一摔,立即引爆了喝酒摔碗的炸弹。摔碗声、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摔碗姿势各异,风格不同:男生豪放潇洒,女生英姿飒爽。刘红青一边喝酒摔碗,一边抢拍镜头。陈卫平的儿子博文坐在他爸爸妈妈身边,也学着叔叔阿姨们的样子,乐得手舞足蹈。只有陶老师自始自终端着那只碗,舍不得摔。

摔碗酒原是古代将士抗敌出征喝的壮行酒,喝酒摔碗以显示出征的英雄气概。是啊,谁说我们杨林中学俄语班不是英雄呢!

周围的摔碗声越来越激烈,院子正前方的大舞台上演出的土家民族歌舞也进入了高潮。

正当摔碗声、吆喝声退潮的时候,忽然大舞台上传来了洪亮的声音:“我是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湖北佬,我代表汉川杨林中学俄语班毕业三十年师生团聚会旅游团,向恩施的父老乡亲和所有旅客朋友问好,为大家献上一首新疆民歌《草原之夜》!”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一下子都围到舞台前,使劲鼓掌。刘红青、黄建新赶紧给陶老师拍照。刘秀芳急忙端上两碗酒跑上舞台献给老师。

这种狂欢的体验、酣畅的感觉,沁入梦乡延伸到次日的旅程。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我们坐旅行社大轿子车用了一个半小时。车上,陶老师起头合唱当年在杨林中学歌咏比赛唱过的《黄河大合唱》,时隔三十年了,大家唱得还是那么整齐有力,精神振奋。导游小马又唱了一首新的土家民歌。

大峡谷全长公里,所以置身其中感觉很开阔。谷内绝壁环峰群,地缝接飞瀑,独峰出暗河,清江升白云四大景观可谓雄、奇、险、秀,散发着原生态气息。

除了坐景区车和索道车,有四座山峰要登上爬下,旅途颇为艰难。登山之前,祁波华就安排江石金、王水兵、李忠德保护三个女生,安排彭明星保护陶老师。杨树芳还在景点入口处专门给陶老师买了一根登山拐杖。

登山路上,有时面前石阶陡立,有时身旁栏杆外悬崖千丈,有时遇狭窄石缝只容一人侧身穿过。一路上大家互相照应、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艰难行进,终于胜利地会师在景点出口处。特别值得庆贺的是三位女生。刘淑华昨天还在顾虑能不能战胜这七公里多的山路,今天竟然用双脚记录下了这大峡谷的风景。刘秀芳在后半程左腿发疼,凭着顽强的毅力一个石阶一个石阶艰难地前进。作为班长她的精神感动和激励着大伙儿。娇小的付新姣倒显得比较轻松,一路谈笑风生,还搀扶陶老师。

到了出口处,回望留下师生脚印的奇险的大峡谷,大家的脸上挂满自信与自豪的笑容。

接着又游览了云龙河地缝。入地缝,步栈道,过索桥,观瀑布,钻水帘,观峡谷绝壁、溶岩洞穴,大有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

如果可以说昨晚的摔碗酒是发泄,那么今晚的酒会就是疯狂!

酒会开始,全体举杯祝福陶老师健康长寿。刘秀芳班长即兴对这次团聚会作总结性的讲话,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感人肺腑。她一声“干杯”,自己竟喝下了一大杯白酒。班长以身作则,两个酒司令——刘泽文、张汉平迫不及待地发号司令。喝酒,喝酒,来,杨林沟的,喝酒!个个都成了豪饮之客,不拘礼节,自作主张。有的祝贺、祝福,有的高叫、呐喊,有的把酒杯逼到别人面前差点没倒进脖子,有的擅自端杯一骨碌喝了哈哈大笑。刘秀芳“舍命陪君子”,付新姣积极响应,刘淑华以茶代酒大盏高举,刘泽文霸气十足,张汉平英雄虎胆,刘红青、江石金推波助澜,黄建新、王水兵慷慨激昂,曾四启、陈卫平、李忠德叱咤风云,刘新国、刘国才、刘义斌、吕彦国不甘示弱……祁波华介绍他的姨妹该酒店经理小吴给大伙敬酒,更引起轩然大波,高潮迭起。

这是三十年积压的疯狂,这是三十年相思的疯狂,这是三十年后心灵回归家园的疯狂!

酒会后接着是歌舞会。

这里大概是当地最为豪华的歌厅之一。同学们恭敬地请老师先唱,陶老师用一首《北国之春》开场。当唱到段落结尾时,陶老师将歌词作了即兴修改:“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今天我回到你怀中”,“同学啊同学亲爱的同学今天终于欢聚一堂”。三十年远在边疆对故乡的思念尽在歌中,三十年师生之间的关爱之情尽在歌中。接着黄建新为同学们三十年的成就献上了一首《爱拼才会赢》,曾四启唱起来新疆刀郎的歌。当刘红青用俄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大家一起加入,成了合唱。接下来都是主动登场,一个包间不够又开了对门的一间。三位女生被邀请伴舞,陶老师还跳起了新疆舞。

这是相聚的最后一个夜晚。或许大家心里已经隐约感到了又将分别的惆怅,回到驻地后,大家又谈心到很晚。

4号上午游恩施土司城。早晨上旅游车时,彭明宽在几位同学的簇拥下带着行李过来和大家告别。他得抓紧时间回北京和妻子儿子见个面后赶往莫斯科的工作岗位。这次他没有回老家杨林看病中的老母亲。“母亲可以春节回去看望,错过了这次和老师、同学的聚会就没机会了。”师生之情胜似亲情啊!

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据介绍,这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建筑群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在建筑内涵与风格上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观念和聪明才智展示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透露出土家族的历史渊源。

门楼左边舞台上有打击乐伴奏的歌舞演出,大概是欢迎和欢送游客。在听涛茶楼里,陶老师和同学们观看了带有土家风味的文艺节目。

五、相约明天

美好的时光总是感觉短暂。从1号中午开始集结到4号午后散团,70多个小时在亲爱与欢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过去了。

这是多么珍贵的70多个小时啊!

这70多个小时里,我们回到了30年前的青春时代,彼此温习了那天真生动的面容;这70多个小时里,我们收获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回味了家乡的味道;这70多个小时里,我们储存了新的祝福、新的期盼。

4号中午游完恩施土司城匆匆吃过午饭后,师生们飞回了武汉。在天河机场,就有几位同学告别了——刘秀芳去罗田婆婆家、刘红青往上海有活动,吕彦国回北京,吴厚华回昆明,陈卫平带着太太和儿子回宜昌。在汉口瑞星大酒店门前,家住武汉的同学送走了汉川的同学和陶老师,自驾车回家。有力的握手、紧紧的拥抱、深深的祝福、长时间的目送,最后在酒店大门口剩下的,只是“秘书长”祁波华那高大的身影。

何日君再来?——明天!

何日再团聚?——明天!

明天,我们会见证美国电影“SafeHouse”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人没有变,只是变老了。”是啊,人生真的就像一部电影,名叫“离开,是因为太爱你”。

明天,心会愈来愈柔软,也愈纠结。无法停止的脚步/风让门虚掩/裸露街巷的拐角/吞噬离别的影子/一双又一双//城市那么遥远/故乡那么遥远/一柱素香熄灭的一刻/痛复燃

记住了,明天。明天握手的感觉会更加亲密!

盼望着,明天。明天心灵的交流会更加丰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chuanzx.com/hcsly/5109.html
------分隔线----------------------------